程中注意长度单位的换算、时间间隔的求解、有效数字的说明。
例题1. 在研究小车运动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秒打一个计时点,该同学选择ABCDE5个记数点,对记数点进行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单位是厘米,试求:ABCDE各点的瞬时速度(m/s),小车加速度?(m/s2),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的频略是51Hz,但做实验的同学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大,偏小,不变 第一点为A,第3点为B,第5点为C,第7点为D,第9点为E AB为1.5,AC3.32,AD5.46,AE7.92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误区提醒
例题1. 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加速度不等于零时,速度大小一定变化
解析:A选项速度增大仅与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有关,与加速度大小无关A错。 BC选项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B对C错。
D选项加速度的定义式是矢量式,即使速度方向不变但大小变化依然有加速度。
答案:B 点评:要理解①速度增加的原因②速度变化较大时,所用时间不确定则加速度也不能确定③加速度的定义式为矢量式。
例题2. 两物体相比,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请问有没有符合该说法的实例。 解析:举例如下:
⑷:虽然速度很大如果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话,即速度不变,所以加速度为0,所以此说法正确。 ⑸:速度为零,等到下个时刻速度不一定为零,所以这样子的话物体还是有加速度的,所以此说法错误。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知识点总结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弹力 知识点总结
考点1.力
1.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力的性质
a) 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物体”同时指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b) 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矢量性:力是矢量,即有大小,又有方向。 3.力的单位:N 4.力的分类:
⑴按力的性质分: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⑵按力的效果分:可分为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5.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6.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⑴力的三要素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⑵表示力的方法:力的图示。 7.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 考点2.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3.方向:竖直向下。地面上处在两极和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地面上其他位置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不指向地心。 4.作用点:因为物体各个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可认为重力作用于一点即为物体的重心。 ⑴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几何形状有关。 ⑵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可以在物体之外。 考点3.四种相互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