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清单 教师版
①完璧归赵( ) ②秦王恐其破璧( ) ③宁许以负秦曲( ) ④毕礼而归之( ) ⑤大王必欲急臣( ) ⑷
①且庸人尚羞之( )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三、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加点并解释词义。
⑴可与不 ( )⑵拜书送于庭( ) ⑶如有司案图( )
⑷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 ⑸唯大王与群臣孰计义之( ) ⑹乃设九宾之礼于廷 ( ) 四、古今异义
(1)明年复攻赵:古义: 今义: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古义: 今义: ..(3)请指示王 古义: 今义: ..(4)于是相如前进缶 古义: 今义: ..
5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清单 教师版
(5)宣言曰:事见相职必辱之 古义: 今义: ..(6)布衣之交 古义: 今义: ..(7)其势必不敢留君 古义: 今义: ..(8)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古义: 今义: ..(9)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古义: 今义: ..五、注明下面各句的特殊句式。
(1) ,一般句式标识为“ ”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蔺相如者,赵人也。 ③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⑦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二人在也。 ⑧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 ,一般句式标识为“ ”、“ ” ①徒见欺 ②而君幸于赵王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④使不辱于诸侯 (3)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
(4) ①何以知之? ②君何以知燕王? (5)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故燕王欲结于君
③拜送书于庭④设九宾礼于廷
(6)省略句(补充其省略成分)
6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清单 教师版
省主语: 1. 不若也 省代词宾语“之”:
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 ③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④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
⑤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⑥王授璧 ⑦赵王以为贤大夫 ⑧廉颇送至境 ⑨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⑽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省介词“于”:
①遂与秦王会渑池 ②请奉盆缶秦王 ③舍相如广成传舍 ④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⑤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⑥今君乃亡赵走燕。 省介词“以”或“以之”: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②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 六、固定用法:
1. 奈何:( ) 不予我城,奈何?
2. 孰与:(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3. 何者:( )
4. 所以:(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七、翻译句子:(关键字词直接加点,用红笔批注在原句上) 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7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清单 教师版
翻译: 2、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翻译:
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翻译: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翻译: 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翻译: 6、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翻译:
7、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翻译: 8、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翻译: 9、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