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施工测量施工
1、轴线投测
水处理厂及管线放线验收后,应将控制轴线引测至建筑物内,建立半永久性轴线控制桩,作为竖向轴线投测的基准,每一水平施工段内设4个内控基准点。
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向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预留洞(200×200mm)。轴线控制点的投测,采用激光铅直仪,先在底层基点处架设激光铅直仪,调校到铅直状态后,打开激光电源,就会发射和该点铅垂的可见光束。然后在楼板开口处用接收靶接收。通过无线对讲机调校可见光斑直径,达到最佳状态时,通知观测人员逆时针转铅直仪,这样在接收靶处就可见到一个同心圆(光环),取其圆心作为向上的投测点,并将接收靶固定。同样的办法投测下一个点,保证每一施工段至少2-3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应组成闭合图形,其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
竖向投测前,应对首层控制点多进行校测,检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
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 2、标高传递
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修正。
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
3、施工过程测量控制 (1)轴线及标高的测设
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柱底的结构面上,供支模板时定位使用。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测设标高点,供浇筑砼时控制砼板面标高。
(2)垂直度检测
模板支好后,先在柱子模板上端标出柱中心线,与下端的中心点相连并弹出墨线。将两台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对柱子的垂直度进行检查校正或用垂球法。
(3)顶模板抄平
模板校正好后,选择不同行列的2—3根柱子,从柱子下面已测设好的1米线标高点,用钢尺沿柱身向上量距,引测2—3个相同的标高点于上端模板上。在板上安置水准仪,以引测上来的任一标高点作为后视,施工测各模板标高,并闭合于另一点作为校核。
(4)测量重点控制点 1)建筑总体垂直度控制
利用经纬仪方向线法将建筑物角点与主轴线投测到柱体的外立面,并弹墨线标记。 2)模板标高施工测量
支模架水平钢管、楼板模板高度复核:浇砼时设板面H+1m标高点,浇砼时标高点间拉线控制板的浇筑厚度;同时,在楼层砼浇注后,在楼面上用M5.0水泥砂浆砌筑一定数量的砖墩,砖墩结构标高+200mm,把砖墩作为装修时细部测量的依据,同时还可以同室外引测的标高进行复核,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装修施工时,由于墙柱遮挡,装修细部测量多次引起累积误差。
五、测量复测
测量复测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是检查建筑物平面位置和高程数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复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起始数据的复测,施工测量人员对设计图纸上的数据、标高及控制测量点进行全面校核,对设计单位移交的测量标桩进行复测校对,避免出错。
2、建筑物定位复测。建筑物定位后要根据定位控制桩或龙门桩,复测坐标、平面几何尺寸、标高与设计图纸是不是吻合,是否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建筑物的方向是否正确。
3、水准点的复测,施工现场上水准点引进后要进行复测,测设±0.00水准点,一定要注意地坪设计高程不一定相同,测设前要校核好图纸上每个数据,防止用错设计高程。
4、设计图纸的复核,施工测量人员要对设计图纸上的尺寸进行全面的校核,检查平面图和基础平面图的轴线位置、标高尺寸和符号是否相符,分段长度应等于各段长度的总和。
5、原始观测记录的复核,对外作业实测记录,回到室内应由另一名测量人员进行校对复核,复核方法,可用加法还原查减法,利用校核公式查原始计算项目。
6、复核时,必须有现场监理旁站,确保复测效果的真实可靠,测量成果应有监理
方代表签字。
第二节 施工方案
一 工程测量 (一) 准备工作
主要设备配置:据本工程测量工作需要配备全站仪、电子经纬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等。
熟悉图纸,编制详细可行的测量方案,组织各方相关人员进行高程控制点及平面控制点的移交工作,对已经施工的锅炉基础进行轴线及标高的复核。准备好经校验合格的测量仪器、工具,对所提交的控制点予以复核确认。
(二) 根据业主提供的厂区建筑方格网及厂区高程控制网作为一级控制网,建立本工程施工二级控制网,各控制网点均应埋设标志并加以保护,同时做好测量成果记录。
(三) 单位工程定位放线
①.根据设计坐标及已建立的平面控制网点,用经纬仪测设,应用平面交汇法经闭合后定出各单位工程四角定位轴线控制桩。该桩设置在距建筑物边的较远处,并加以保护。
②.根据定位轴线控制桩使用经纬仪投测,标准钢尺丈量,定出其他各轴线桩。为便于量距,保证精度,各向主轴线桩(含定位轴线桩)应保持在同一直线上并与本工程轴线相平行。
(四) 重要轴线控制:由于泵房建设所具有的关联性,为确保相关联工程的定位精度,以下关键轴线需单独设置控制桩,并要求严格与主厂房控制轴线进行闭合,绝对保证精度。
(五) 各单位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标高轴线传递
标高:各层均使用水准仪将标高精确投测到合适的柱脚上,以后随施工进程按此标高点逐层用精确钢尺丈量,由下往上传递。
轴线:基础完工后即将轴线控制点投测到相对应的基础面上,待完成后,采用经纬仪和吊锤相结合的方式再往上一层引测轴线,其它各层可重复上述操作。
(六) 沉降观测:
①.观测点设置: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设置,并加盖钢罩进行保护,在钢罩上
涂红漆以警示。
②.观测程序:按设计或有关规范进行,若无具体规定,则按一般程序为:基础施工完后即进行观测。
③.确保观测精确的措施:观测时自始至终使用同一精度水准仪并定期送技术监督局校验,且观测人员、观测参照点固定,并选择使用不受施工及其他外因影响的基准点。
④.每次观测时要详细记录观测时间及所测数据,并应注意荷载增加等情况。基准点应以厂内设置的永久性水准点为依据。
(七) 测量施工要点
埋点:严格按规程设置测量点,采用砼围固,涂红漆标记,加强保护,防止扰动。
复核:坚持每测必核的操作程序。
仪器、工具检定:施测之有关仪器、工具务必经检定调校到标准状态,方能使用。
二 土方开挖
(一)、开挖放样资料:
每项单位工程开工前21天,施工员将开挖前实测地形和开挖放样剖面图报送监理工程师复核,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开挖。监理工程师的复核,并不减轻施工员对其放线准确性负的责任。
(二) 完工验收资料:
土石方开挖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按合同式的规定提交完工资料。
(三)场地清理
场地清理包括植被清理和表土清挖。其范围包括永久和临时工程、料场、存弃渣场等施工用地需要清理的全部区域的地表。
(四)植被清理。
(五)表土的清挖、堆放和有机土壤的使用。 (六)土石方开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