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植物生理学 基础复习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8:10: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解除顶端优势, 促进侧芽生长。 (4)、延缓叶片衰老。

(5)、代替低温和红光促进需光种子萌发 8、ABA生理功能。

(1) ABA诱导气孔关闭。抗干旱的信号标志。抗蒸腾剂,10-100ppm。 (2) ABA诱导芽休眠,抑制种子萌发。抗GA作用。 (3) 促进器官脱落。

(4) 抑制生长和加速衰老。叶绿素分解,叶片逐渐变黄。

(5) ABA能提高植物抗逆性。形成低分子量蛋白质称渗透素(Osmotin)大量积累有助于抗胁迫能力的提高。 9、Eth的生理作用与应用。

(1) “三重反应”。乙烯对叶柄除了有偏上性生长的作用以外,对茎伸长的抑制而促进茎加粗和横向生长、是其特有的反应,称为乙烯的“三重反应”。偏上(性)生长:叶柄向下弯曲叶片下垂的现象。

(2) 果实催熟。500-1000ppm乙烯利。2-氯乙基膦酸,ClCH2CH2OP (OH)2,一种有机酸, 其纯品为无色针状结晶。易溶于水、乙醇,不溶于石油醚。在溶液pH?4时可迅速释放出乙烯。

(3) 诱导脱落。离区细胞产生PG、过氧化物酶和纤维素酶。应用:棉花采收期脱叶。茶树疏花。葡萄、樱桃、山核桃等疏花疏果。600-800 ppm。

(4)、促进开雌花。瓜类1-4叶期100-200 ppm乙烯利。

(5)、促进次生物质排出。 5%的乙烯利,橡胶树产胶。漆树、松树等产漆或产脂。

10、Brassinolide(BR,油菜素内酯)油菜素甾醇类(Brassinosteroids)促进伸长,延缓叶片衰老,提高抗性,增加产量。0.001-0.1ppmBR的溶液喷施 11、Polymine(多胺) 促生长,延缓衰老

12、JA (Jasmonic acid )(茉莉酸,Me-JA) 抑制生长,促进衰老。 13、SA(Salicylic acid,水杨酸)

植物抗病信号转导中抗病基因表达(PRPs-pathogenesis-relative proteins)。 促进开(雄)花。

14、植物生长抑制剂是一类抗IAAS物质,作用只能为IAA所恢复,不能被GA恢复。包括TIBA (2.3.5-triidobenzoid acid,三碘苯甲酸)、整形素(morphactin)。 15、植物生长延缓剂是一类抗GA类物质,是GA生物合成的抑制剂。其作用部位为亚顶端分生组织,其效果不能被IAA所恢复,但可被GA恢复。

包括:B9 (dimathyl aminosuccinamic acid,二甲基氨基琥珀酰胺酸) ,果树上可防止枝条徒长,促进花芽分化。

CCC(矮壮素,Chlorochdine chloride)。大田作物上降矮抗倒,小麦拔节前喷施0.15-0.3%。

Pix(缩节安,学名1-二甲基派啶氯化物(1. 1-dimethypiperidinium chloride简称)又称助壮素。在棉花现蕾期、始花期、盛花期用25-150ppm 叶面喷雾。

PP333 (Paclobutrazol),俗称多效唑。果树的矮化栽培外,曾广泛用于防止连晚秧苗徒长,大豆、大麦和小麦等作物的降矮抗倒。连晚1叶1芯200ppm150Kg/亩,培育连晚壮秧。

16、应用生长调节剂应注意的问题

(1) 考虑生长调节剂进入与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因素,提高使用效率。 就进入植物体而言,2,4-D脂?2,4-D原酸?2,4-D盐。

(2) 考虑不同的使用目的和浓度。 (3) 安全性及残留。

(4) 经济效益及与其他生产措措施相结合。 (5) 一天中使用的时间,周边植物等。

第七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

1、生长是指植物生命活动中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数目、体积(大小)或重量的不可逆的增加的过程。是量变的过程。例外:种子萌发幼苗干重并不是增加而是减少,胚囊的发育(4?1)细胞数目不是增加而是减少。

2、分化是指遗传上同质的细胞转变为形态、机能和化学构成上各不相同的异质细胞的过程。是质变。

3、发育是生长和分化的综合,指植物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各器官、组织和细胞数目、大小、重量的增加以及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过程,它推动植物的生命周期不断的向前发展。 4、Cytoskeleton (细胞骨架):真核生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着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称之为细胞骨架,由微丝(microfilament, MF)、微管(microtubule,MT)和中间纤维系统(Intermediate filament,IF)组成。

微丝由F-肌动蛋白(fibrous actin)组成,最主要功能是推动胞质流动。 微管由微管蛋白(tubulin, ??微管蛋白二聚体),最主要功能是细胞壁微纤丝的定向和组成有丝分裂纺缍丝。

中间纤维是蛋白质丝与细胞器的空间定位和运动有关。

5、Polarity(极性)是指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的首尾两端存在着某种形态结构以及生理生化上的梯度差异,通常上端长芽,下端长根。

6、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把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或离体胚放在一定培养基上进行生长、分化的一种培养方法。通常把被培养的离体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等称为外植体(explant)。

理论依据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totipotency),所谓植物细胞全能性就是植物体的每个活的薄壁细胞含有植物生长发育的全套基因,在适当条件下都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能力。 7、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

(1)水。种皮变软——胚根突破种皮,氧气透入——胚的呼吸上升,凝胶变溶胶——酶活性提高,大分子水解为可溶性小分子。激素由束缚型转化为游离型。 淀粉种子30-70%;蛋白质种子110%以上。

(2) 温度。萌发温度三基点:最低、最适和最高。发芽最适温度是指种子发芽率最高、发芽时间最短的温度。变温比恒温更有利于种子萌发。一般变温幅度至少要相差10℃。生产上植物播种要高于生长最低温2-3℃。

(3)O2。充分氧气——旺盛的代谢——活跃的生长——种子萌发;供O2不足——无氧呼吸——贮藏物质消耗过多过快——酒精引起中毒。油料(高脂肪或蛋白)种子(如大豆、花生、向日葵)比淀粉种子(如麦类、玉米)要求更多的O2 ,RQ<1。 (4)光。需光种子(如莴苣)萌发。红光(660nm)促进萌发,远红光(730nm)可解除红光的促进效应。

8、嫌光种子,萌发时见光受到抑制,黑暗则促进,如西瓜、苋菜等,又称喜暗种子(dark favored seed)。

9、植物整体、器官或组织在一生中,生长表现出 “慢一快一慢”的基本规律,总体表现为S型曲线(生长速率表现为抛物线)的生长过程称植物生长大周期。

应用:生产上采取促控措施必须在快期到来之前。 10、影响生长的环境因素

(1)光。间接影响: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直接影响:光影响植物形态建成。

光形态建成是指低能量的光对植物形态发育的控制作用。

黄化现象:缺光引起的植物生长不正常现象。特征:茎杆细长,叶淡黄不展开,顶芽成钩状,组织分化程度低,机械组织不发达,含水量高,干物质少。蔬菜生产上应用:如豆芽、韭芽、包心菜等。大田生产防止过密。

光对生长的抑制作用,UV——高山植物生长矮小。UV导致IAA下降,生长下降。红光下植物的生长明显徒长,温室植物常徒长,生长嫩弱,细长。在农业生产上,浅蓝色塑料薄膜比无色的好。大地播种要防止过密。

(2)温度。植物生长的温度三基点:生长最高——最适——最低温度。杉木不过淮水,樟树不跨长江。

生长的最适温度是指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但并不是植物生长最健壮的温度。协调最适温:比最适温度略低,生长比最适温度略慢,但植物生长最健壮的温度。

温周期现象(thermoperiodicity of growth)是指昼夜变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效应。

昼夜温差大促进植物生长。

(3).水。“干长根、湿长芽”。根——细胞分裂,芽——细胞伸长。

(4)、O2 。O2足生长快。一般应保持土壤O210-15%——生产上中耕松土。 (5).无机营养、缺乏生长不良,过多引起中毒。 11、植物生长的周期性指植物或植物器官的生长速率随昼夜或季节发生着规律的变化的现象。

12、昼夜周期性:植物生长速率,一般白天大于晚上。但在温度偏高、水分不足的情况下白天生长慢,夜间生长快。昼夜温差大,促进生长。

13、季节周期性:(1)芽的季节周期性。多温带树木,春天发芽,秋天落叶,并以休眠芽过冬。(2)根的季节周期性。一般一年有2次生长, 春天——比芽的萌生要早些, 秋天——落叶前后。一般认为根的周期性生长是一种“强迫休眠”。 14、种子休眠是指成熟的植物种子即使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仍不能萌发的现象——生理休眠。

15、种子休眠的原因与破除。(1) 种皮(果皮)限制。不透水性,例如在豆科、茄科、百合科等——硬实种子。不透气性。如深山含笑、椴树及苍耳种子。种(果)皮坚硬,例如核果、苋菜等。解除休眠方法:机械处理切伤种皮或去除种皮,浓硫酸处理,温水处理。

(2)未完成后熟作用。胚的发育尚未完成。例如银杏、人参、欧洲白蜡树等。生理上尚未完全成熟。如苹果、桃、梨、杏等和松柏类。解除休眠方法:曝晒和低温层积,GA处理等。

(3) 抑制物质存在。果实或种子存在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脱落酸,挥发性物质(HCN、NH3及乙烯、乙醛,芥子油、精油等);醛类和酚类(水杨酸、阿魏酸、

没食子酸、咖啡酸等);生物碱类(咖啡碱、古柯碱等);不饱和内酯类如香豆素、花楸酸等。解除休眠方法:清水冲洗,GA使用等。

16、种子寿命。(1) 短命种子。寿命在几小时至几周。例如杨、柳、榆、栎、可可属、椰子属、茶属种子等。

(2) 中命种子。寿命在几年至几十年。水稻、小麦、大麦、大豆、菜豆的种子寿命为2年;玉米2-3年;油菜3年;蚕豆、绿豆、豇豆、紫云英5-11年。 (3) 长命种子。寿命在几十年以上。印度莲子(Nelumbo nucifera Gaertn.) 1040±210年。

17、植物体各部分间的相互协调与制约的现象称为相关性(correlation)

(1)、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性。“壮苗必须先壮根”、“根深叶茂” 。地上部分为地下部分提供光合产物、IAA和维生素B1;地下部分为地上部分提供水分、矿质、植物激素(CTK、GA, ABA)及部分氨基酸等。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必须协调。

根冠比是植株根系与地上部分干重(或鲜重)的比值。

影响根冠比的因素。(a)H2O。含水量下降,根冠比上升。生产上“蹲苗”、“拷田” 。(b)矿质营养。N↑,根冠比→;N→,根冠比↑。叶菜类多施N肥。 PK肥↑根冠比↑。块根(块茎)类多施PK肥。(c)光↑,根冠比↑。(d)温度→,根冠比↑。(e)修剪,根冠比→。(f)中耕,深断根,根冠比↑。

(2)、顶端优势植物主茎顶芽生长快,侧芽生长慢甚至不明发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

(3)、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a),营养生长不良,生殖器官少而小。(b)营养生长过旺, 生殖器官的生长受阻。如禾谷类作物贪青迟熟, 秕粒增加。果树、棉花等的枝叶徒长,落花落果等。(c)生殖器官过多,营养器官的生长受抑甚至早衰。如茶树开花,少年结果,易导致树势早衰。果树大小年等。 18、向性运动是由外界因素单方向的刺激而产生的生长性运动。有向光性、向重力性、向化性等。

向光性:植物随光的方向而弯曲的现象,称为向光性, (1) 正向光性(2) 负向光性(3) 横向光性. 向光性与生长素的侧向分布有关 向光性可能与胡萝卜素和核黄素有关。

向重力性:以重力线为标准,向一定方向生长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为向重力性。正(或直)向重力性——根,负向重力性——茎干。向重力性。可能与IAA、ABA、淀粉粒(平衡石,statolith)和Ca2+有关。

19、植物感性运动(nastic movement)是指外界因素均匀地作用于整株植物或某些器官所引起的运动。无一定方向性。

感夜运动——花昼开夜合或夜开昼闭,背腹结构不对称生长。含羞草、合欢的叶片(或小叶)白天高挺展开,晚上合拢或下垂,细胞膨压的改变引起。

感震性运动——含羞草受震闭叶(或枝条下垂。

20、植物体内部的测时系统控制,这种周期性的生理活动会持续进行一段时间。运动的周期不是正好等24小时,而是在22-28小时,因此称为近似昼夜节奏(circadian rhythm),也叫生物钟或生理(physiological clock)。

21、能感受光的信息(方向、时间、强度、光谱等),从而把这些信号放大,使植物体能随外界光条件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反应的微量色素蛋白复合体。

光敏素(photochrome) 具有红光(660)和运红光(730)的逆转效应。在植物发育中有多种功能。

隐花色素(B/UV-A receptor) ——某种黄素蛋白(flavoprotein)。兰光受体与植物运动关系密切

紫外光B受体是蛋白质,对植物许多基因的表达有调控作用。

第八章 植物开花与生殖生理

1、幼年期是指植株在花芽分化前所取的年龄或生理状态,在这个时期即使给予合适的外界条件也不花芽分化。在果树上又叫童期。植株基部通常是幼年期,顶端则是成年的。

缩短幼年期的方法:(1)长日照处理,桦树在连续长日照条件下生长,幼年期由5~10年缩短到不足一年。(2)嫁接,如幼年期苹果树的芽嫁接到成熟的矮化砧木上可提前开花。将三十年树龄的一年生枝条嫁接到二、三年生,带一、二个枝条的杉木砧木上显著地促进了水杉的开花结实。(3)外施赤霉素(GAs),缩短柏科、杉科植物的幼年期。 2、低温对成花的促进作用称春化作用。把吸胀萌动的种子进行低温处理后春播,结果当年抽穗开花。把这一措施称之为“春化”。后来?春化?一词扩展到除种子以外的其它生育期植物对低温的反应。

有春化作用的植物:一年生冬性植物,冬小麦,大麦,油菜等农作物,大多数二年生植物胡萝卜、甜菜、芹菜、天仙子及一些多年生植物如石竹、桂竹香、牧草、黑麦草。这些植物在通过春化以后还需在长日条件下才能开花。

春花作用的时间与温度:-4℃—12℃。最有效的春化温度是1~2℃。时间因植物种和品种不同而异。在可以通过春化的温度下,温度越低,所需时间越短。就植物而言,通过春化作用所需温度越低的植物,春化作用所需时间越长。

植株感受低温的主要部位是茎尖生长锥。新的资料表明:凡是细胞分裂的组织都能通过春化。

3、在春化过程完成之前将植物移到较高温度下,低温的效果被消除,这一现象被称为脱春化或解除春化。脱春化的温度一般是25~40℃。

脱春化的机理:A、代谢诱导假说:春化作用只作用于分生组织本身,效果只能通过细胞分裂传递,不能从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春化效果在不同枝条和砧木接穗间的不可传导性。B、春化素假说:春化后形成形成春化素,它可转移,并促进开花。

春化作用的应用:(1) 春化(脱春化)处理:冬小麦春播,当归、洋葱等脱春化。(2) 适期播种:注意不同春化类别和特性。(3) 合理引种:能否满足低温条件。春化效果在不同枝条和砧木接穗间的可传导性?

4、植物成花(或发育)对光周期的反应,称光周期现象。光周期反应的三种基本类型:SDP、LDP和DNP。

Short day plants,SDP (短日植物):指在只有在日长短于其临界日长的条件下才能开花的植物,如牵牛、苍耳、紫苏、菊花、烟草、(秋)大豆、(晚)稻、(秋)玉米等。 秋天日长变短时开花。

Long day plants,LDP (长日植物):指只有在日长长于临界日长的条件下能才开花的植物,如小麦、黑麦、天仙子、甜菜、胡萝卜等。多在春未和夏天开花。

Day-neutral plants, DNP (日中性植物):不存在临界日长,只要温度等其

搜索更多关于: 植物生理学 基础复习资料 的文档
植物生理学 基础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a4f92k87p47le14llg4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