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板固定技术操作规范
一、 适应证
四肢闭合性骨折,女山肱骨、尺橈骨、胫腓骨、橈骨远 端以及踝部骨折。但关节骨折、股骨骨折等多不适宜小夹板 固定。骨折不稳定型者,应配合应用皮牵引或骨牵引。
二、 夹板类型
1、 脊柱急诊用夹板:脊柱损伤患者在搬动之前应该用一
块适当厚度的木板放在患者躯干背侧。对于颈椎损伤患者, 颈部两旁需要放置两块沙袋,用毛巾或毛毯包绕,然后用系 带经过前额将沙袋固定在背侧木板上。这样,头、颈和木板 在活动时就构成一个整体。也可选择合适型号的颈托。要警 惕神经源性休克发生的可能,一旦发生,应立即抬高木板的 下端,以改善静脉回流。但是如果证实有颈椎骨折,通常需 牵引。牵引的方向取决于损伤的情况。如果没有脱位,一般 采用中立位或轻度后伸位牵引。
2、 上肢夹板:首先取下患肢的戒指,否则会影响X线 质
量,而且一旦肢体肿胀,戒指就很难去掉。
(1)“8”字绷带/夹板:主要用于锁骨骨折;应用:通 常采用
普通绷带或石膏绷带经两侧肩关节、腋下和颈背侧作 “8”缠绕即可,也可使用由专业厂家生产的“8”字锁骨绑 带。注意:在腋窝处放置衬垫,防止皮肤出汗溃烂。“8”字 绑带不
要太紧,防止腋窝或锁骨下动脉受压。2周后鼓励患 者肩关节
活动预防肩关节僵直。
(2) 韦尔波(Velpeau)绷带和悬吊-包裹绷带:应用 于肩
关节脱位、肱骨近端骨折和肱骨骨折;韦尔波绷带悬吊 包裹绷带;每种类型的绷带都可用一薄层石膏覆盖,防止绷 带松开。注意:腋窝和上肢与胸壁之间放置衬垫,防止皮肤 出汗、溃烂。注意腕和手指功能锻炼,防止僵直。
(3) 充气夹板:可在急诊情况下固定远端肢体。充气 夹
板不应单次长时
间使用,否则会造成皮肤出汗溃烂。
3、下肢夹板:
(1) 托马斯(Thomas)夹板:用于股骨干骨折和少数 的关
节损伤,骨牵引等。理想的托马斯夹板是用一个比大腿 近端周径稍大的环形或半环形夹板。夹板上端至坐骨结节, 下端至踝关节上方作对抗牵引。注意:固定不要超过2小时, 防止踝关节处系带造成皮肤缺血坏死。
(2) 琼斯(Jones)压力夹板:用于急性膝关节损伤和 急性
踝关节损伤。首先要将患肢从脚趾到腹股沟处缠绕棉 花,接着加用一层弹性绷带。在患肢的后方,内外侧放置适 当长度的石膏夹板,将踝关节固定在中立位,内、外侧夹板 将膝关节固定在需要屈曲的角度。注意不要将石膏夹板重 叠。注意:不要将系带系的太紧,否则会引起静脉回流障碍, 引起肢体肿胀和循
环问题。
(3)短腿或改良的琼斯压力夹板:用于踝关节和足的 急
性创伤,女小踝关节扭伤、跟骨骨折和其它足部外伤。与 琼斯压力夹板应用方法基本相同,长度不超过胫骨结节。注 意事项同琼斯压力夹板。
4、其它急诊夹诊:临床规范用夹板可作为一种暂时的 固
定措施,可应用枕袋夹板、硬纸板、杂志或木板用于四肢 固定。注意要避免引起循环血供受阻,保护骨突起。闭合性 骨折在固定前要先复位,恢复力线;开放性骨折,也应恢复 大体力线,无菌条件下检查伤口并包扎后再固定。对有骨端 外露的,用盐水纱布覆盖后再固定。
三、注意事项
1、 所选择夹板长短、宽窄应当合适。太宽不能固定牢 靠,
太窄容易引起皮肤坏死。夹板应占肢体周径五分之四。
2、 应合理放置固定垫,并且位置要准确。
3、 多数夹板固定治疗骨折不包括骨折临近关节,仅少 数
近关节部位骨折使用超关节固定。
4、 应用夹板前应准确判断病人神经,血管等损伤情况, 以
利于观察。
5、 先扎骨折端,然后向两端等距离捆扎。缚带要松紧 合
适,要求缚后所打的结可以上下移动1厘米。
6、 有计划指导病人做功能锻炼,并嘱病人随时复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