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卫生与感染预防试题
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洗手的指征:
A、进入普通病房前 B、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C、无菌操作前 D、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 E、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2、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有效、重要的方法是:
A、消毒 B、灭菌 C、清洁 D、洗手 E、戴手套
2
3、根据手卫生标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应≤5cfu/cm的科室是:C A、供应室消毒区 B、急诊科 C、普通手术室 D、传染病科 E、妇产科检查室
4、根据手卫生标准,下列哪项不属于Ⅲ类区域环境:D
A、儿科病房 B 、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急诊室 C、供应室清洁区 D、重症监护病房 E、普通病房 5、下列哪项不是手术消毒的指征:E A、接触未经消毒的仪器和设备后
B、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前 C、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液之后 D、保持双手较长时间抗菌活性,需戴无菌手套时 E、戴清洁手套前
6、在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工作的医务人员,其手卫生标准为:B
2 2 2
A、≤5cfu/cmB、≤10cfu/cmC、≤15cfu/cm
2 2
D、≤20cfu/cmE、≤100cfu/cm 7、洗手时不符合手卫生要求的是:C
A、洗手时应注意清洗指甲、指尖、指甲缝和指关节
B、手拧式开关,应采用防止手部再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C、冲洗时,手指朝上,让污水从指尖流至前臂
D、防止水溅到衣服和地面 E、冲洗至皂液洗液为止 8、列哪项不符合手卫生的要求:D
A、手无可见污染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B、手消毒顺序同七步洗手法 C、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 D、摘除外科手套后不用清洁双手
9、一般污染物品(体温计、引流管道等)用1%-2%含氯消毒剂,至少浸泡多长时间以上:A A、10min B、20min C、30min D、40min E、60min
10、对患者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排泄物中(含氯消毒剂用量是排泄物的1/5),搅拌并作用多长时间可达到消毒目的:A
A、2-6h B、0.5-1h C、0.1-0.3h D、0.3-0.5h E、7-8h 11、洗手前应将衣袖向上卷至腕上:D
A、5cm B、10cm C、15cm D、20cm E、25cm 12、洗手范围应从指尖到手腕上:B
A、5cm B、10cm C、15cm D、20cm E、25cm 13、洗手时揉搓双手不应少于C
A、5s B、10s C、15s D、20s E、25s
14、手消毒时,用含抗菌剂的肥皂或用手消毒剂涂抹双手的时间为:A A、2min B、1min C、5s D、15s E、25s 15、外科手消毒用消毒剂充分揉搓双手的时间为:D
A、10-15s B、1min C、20-30s D、2-6min E、10-25s 16、对已穿过的隔离衣,下列那部分可视为是清洁的:A
A、衣领 B、袖口 C、腰部以上 D、腰部以下 E、胸部以上 17、戴帽子和口罩时,不正确的做法是:D
A、帽子应遮住全部头发 B、口罩应遮住口鼻部
C、不可用污染的手触摸口罩 D、一次性口罩不潮湿不用更换 E、口罩使用不能>24h:
18、使用后的防护鞋,应放入专用的容器进行清洁与消毒,其清洁与消毒的频率是A A、每日或每次 B、隔日 C、每三天 D、每周 E、每月
19、被隔离的患者,其传染性分泌物需经几次培养结果为阴性才能解除隔离C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20、下列区域属于半污染区的是:D
A、病房 B、值班房 C、医护办公室 D、内走廊 E、外走廊 21、下列疾病需采取严密隔离的是D
A、疟疾 B、破伤风 C、新生儿脓疱疹 D、霍乱 E、肺结核 22、一患儿,男、7岁,诊断为脊髓灰质炎,应采取的隔离措施种类是E A、严密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血液、体液隔离 D、接触隔离 E、肠道隔离 (23-25题为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34岁,入院诊断为“细菌性痢疾” 23、该患者应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保护性隔离 B、严密隔离 C、呼吸道隔离 D、肠道隔离 E、接触隔离
24、护士为其发药时,应做好哪些防护措施:
A、穿隔离衣、戴口罩 B、戴防护眼罩 C、戴防护面具 D、戴双层手套 E、以上都是
25、该患者用过的食具,便器常采用哪种方法消毒: A、高压蒸汽灭菌 B、消毒剂擦拭 C、紫外线消毒 D、消毒液浸泡 E、消毒液喷洒
26、负压隔离病房室内压力相对于大气压应为:
A、-10Pa B、-20 Pa C、-30 Pa D、-40 Pa E、-50 Pa 27、配制细胞毒性药物时,抽取药液时不能超过注射器容量的: A、1/2 B、1/3 C、2/3 D、1/4 E、3/4 28、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袋不能超过:
A、1/2 B、1/3 C、2/3 D、1/4 E、3/4
29、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暴发型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门诊、急诊的医务人员建议配戴两个外科口罩,一用一弃,持续使用时间不能超过: A、1-2h B、2-4h C、6-8h D、4-6h E、8-10h 30、任何环境下,口罩的使用不能超过:
A、4h B、8h C、12h D、16h E、24h
31、在《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中规定,口罩滤料的颗粒过滤率应:
A、≥95% B、≥90% C、≥85% D、≥80% E、≥75% 32、在《中国非典型肺炎防治技术方案》中,规定棉纱口罩层数是: A、>6 B、>8 C、>10 D、>12 E、>16 33、感染性疾病科的治疗车或病历车上应备有:
A、酒精 B、碘伏 C、手消毒剂 D、抹布 E、口罩 34、在炎热季节,医疗废物的最长贮存时间为: A、12h B、24h C、36h D、48h E、60h 35、传染病房和隔离室的患者,其所有废物均视为: A、感染性废物 B、病理性废物 C、放射性废物 D、损伤性废物 E、物理性废物
36、对于大面积烧伤、器官移植术后的患者宜采用: A、呼吸道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昆虫隔离 D、接触隔离 E、保护性隔离
37、在普通病区收治传染性疾病患者时,应在病室门口悬挂何种标志: A、警告 B、传染 C、保护 D、隔离 E、远离
38、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传染性物质污染的物品时要采取: A、消毒技术 B、隔离技术 C、灭菌技术 D、清洁措施 E、先消毒后清洁技术
39、消化道传染病患者采取哪种隔离技术:D
A、呼吸道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昆虫隔离 D、接触隔离 E、保护性隔离
40、当收治不同病种的传染性疾病患者时,在无条件的情况下,可同居一室,但是必须加哪种标记:
A、床边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昆虫隔离 D、接触隔离 E、保护性隔离
41、经血传播的疾病其患者的血液标本应如何送检: A、及时 B、加温 C、用95%酒精固定 D、放置密闭容器中 E、隔绝空气
42、负压隔离病房的要求是需要有三级空气过滤,且每小时换气几次以上: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E、6次 43、负压隔离病房采用怎样的进风和排风方式:
A、上送风、上排风 B、上送风、下排风 C、下送风、上排风 D、中间送风、排风 E、两侧送风、排风 44、凉爽季节其医疗废物最长贮存时间为:
A、12h B、24h C、36h D、48h E、60h 45、医疗废物的处理原则错误的是:
A、防止污染扩散 B、分类收集 C、分类处理
D、少量医疗垃圾可与生活垃圾一同处理 E、尽可能采用焚烧处理 46、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常采用哪种隔离:
A、呼吸道隔离 B、消化道隔离 C、昆虫隔离 D、接触隔离 E、保护性隔离 47、防止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是:
A、隔离 B、清洁 C、消毒 D、灭菌 E、无菌技术
48、为保持负压隔离病房房间内的负压状态,其排风量最少应大于送风量:
A、50m/h B、80m/h C、100m/h D、85m/h E、70m/h 49、医院内所有的区域都应当采取:
A、消毒隔离 B、标准预防 C、接触隔离 D、飞沫隔离 E、空气隔离 50、医疗废物登记资料至少保留: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E、4年 51、根据穿脱隔离衣的原则,脱隔离衣时应:
A、先解开衣领 B、先松袖扣和腰带 C、先脱口罩 D、先脱工作帽 E、先洗手
52、进入感染病区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从洁到污 B、从污到洁 C、从内到外 D、从外到内 E、从前到后
53、为加强职业防护,对使用后的锐器和针头,应及时放入就近的:C A、生活垃圾桶 B、医用垃圾桶 C、锐器盒 D、放射性垃圾袋 E、纸盒
54、脱隔离衣前应先洗手,其洗手的范围是从指尖到:
A、手腕 B、前臂 C、上臂1/3 D、上臂2/3 E、肘部 55、取隔离衣时要用清洁的手提隔离衣的:
A、袖子 B、下摆 C、腰带 D、衣领 E、内面 56、隔离衣一般多长时间更换一次:
A、每天 B、每周 C、每三天 D、每月 E、每二天 57、一件合格的一次性防护衣其透湿量应不少于:
222
A、1000g(m.d) B、1500(m.d) C、2200(m.d)
22
D、2500(m.d) E、3000(m.d)
58、制造防护衣其防护材料的沾水等级应不:
A、高于GB3 B、低于GB3 C、高于GB2 D、低于GB2 E、低于GB1
59、连体防护服适用于护理:
A、昆虫隔离的患者 B、严密隔离的患者 C、接触隔离的患者 D、飞沫隔离的患者 E、空气隔离的患者 60、一级预防适应用于:
A、为感染患者吸痰的医护人员 B、传染病院普通门急诊的医护人员 C、进入感染病区的医护人员 D、为感染患者气管插管的医护人员 E、为感染患者气管切开的医护人员 61、二级预防适用于:
A、为感染患者吸痰的医护人员 B、传染病院普通门急诊的医护人员 C、进入感染病区的医护人员 D、为感染患者气管插管的医护人员 E、为感染患者气管切开的医护人员 62、消毒液应保存于;
A、阴凉处 B、容器内 C、避光处 D、避光的密闭容器内 E、密闭容器内
63、消毒液溅到皮肤时,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局部皮肤:
A、≤10min B、≥10min C、≥15min D、≤15min E、≥8min 64、医疗废物专用容器的颜色为:
333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