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30+( )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25+2=
(1)25用小棒怎样摆?图示
⑵在单根小棒旁边再摆2根小棒,表示出25+2的图示
⑶归纳算法。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分组讨论25+2的计算方法。 ⑷反馈练习:
5+3= 92+6= 35+3= 87+1= 并说一说口算步骤。 ⑸想一想: 2+34= ⑹反馈练习:
65+2= 6+69= 2+65= 69+6= 2、教学例1。 ⑴出示算式: 25+20=
启发学生动手摆一摆,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计算? ⑵图示:
⑶引导学生总结算法: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5+20=45。
66 / 112
⑷如果把25和20交换位置,你会做吗?板书20+25=
引导学生归纳:还是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0+25=45 ⑸反馈练习:教科书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3、引导学生对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数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即“相同位数的数才能相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例题总结。
第三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
复习课(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三、基础训练。
口算:
四、知识巩固训练。
1、想一想。填一填。
2、在○里填“>”、“<”或“=”。
67 / 112
3、算一算。
三、解决问题。
四、小结。
第四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
复习课(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一、基础训练。
四、巩固训练。
68 / 112
五、解决问题。
1、小明做了64道题,小华做了30道题,他们俩一共做了几道? 2、树上有76只小鸟,飞走了40只,还剩下多少只?
第五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65页,然后在课堂练习本上试着做下面的题: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8+6= 20+15= 31+5=
学生完成后,师生分析每一组算式的不同点。 2、引入新课:
在刚才的练习中,31+5你是怎样想的?24+2呢?(强调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69 / 112
如果把“24+2”改成“24+9”应该怎样想? 3、口算。
20+40 32+10 40+48 56+30 42+7 5+23 4+64 8+51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学生操作,形成表象。 ⑴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桌上用小棒摆出24+9(左边放两捆小棒和4根小棒,右边放9根小棒) ⑵想一想: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启发:要把两部分小棒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根,应该怎样做?
⑶说一说: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同桌同学再摆一摆,边摆边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2、师生交流,归纳算法。
⑴抽象:请两名同学分别向大家说一说操作过程,教师依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演示。使学生对“个位数先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的算理形成表象。
⑵归纳:根据演示图,你能说说口算24+9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完成24+9的计算过程。学生在书上把例题补充完整。
⑶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个位数相加,再用得到的数与整十数相加。或者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和余下的一位数相加。 3、反馈练习。
⑴35+5= 63+8=
同桌互相说说口算过程,然后向全体同学汇报,教师填上答案。 ⑵5+35= 8+63=
先让学生联系本课的知识议一议,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一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先把个位数相加,然后再把它们的和与整十数相加。
70 / 1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