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中学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44分)
1、略。2、消——销 竟——竞 再——在 迭——叠 3、C(A、B、D表转折,C表承接。)4、略。 5、首届亚残会闭幕,中国居奖牌榜首.(16字)
首届亚残会在广州奥体闭幕,中国居奖牌榜第一。(22字)
6、(1)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池塘边钓鱼;《暴风雨所诞生的》;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2)钢是在熊熊的大火和骤然冷却中炼成的,生命也是在不断的斗争和不断的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在革命的斗争中,不断的经受磨练,才能成长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大意对即可。) 二、阅读理解(56分)
(一)《大自然的语言》(17分)
7、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纬度、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8、总分。
9 、作比较、列数字
10、前者指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 (前者指1741到1750年十年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的平均值) 后者指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
(后者指1921到1930年十年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的平均值) 11、 有必要。因一般人笼统的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地暖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的春天寒冷,这是读者比较陌生的现象.只举一例读者一位偶然性,举两个就确信无疑了。
或者:有必要。因为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冬天温和,这是人所共知的。若依此来推论,春天会来得早,但事实上是春天反而来得迟,且又寒冷。举两个例子说明,才能使人对此确信无疑。 12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规律:高下的差异会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诗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规律:气候与纬度的关系,在北温带,纬度越北,冬季越早。(其余见教师教学设计16课课后) (二 )《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24分)
13、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 14、赞叹、赞美;参与,这里指欣赏;睡觉;只是。
15、(1)早晨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了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傍晚夕阳将要落下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2)(月光照在)庭院的地面上,如积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16、山川;猿鸟乱鸣;沉鳞竟跃;月色(光)之美;月色如水
17、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林的愉悦之情,期与谢灵运比肩的得意之情;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归隐林泉的志趣。 18、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
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 “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赏月”只是一种排遣愁绪的方式罢了。
(三)《母亲的菊花》(15分)
19、一是实指园中的菊花;再者,菊花是父亲生前最爱,是父亲的象征;最后,母亲因为与父亲相处日久 ,父亲去世后在菊花盛开的时候才愿意拍照,寄托了母亲对父亲的思念。
20、 推脱 —→( 拒绝 )—→ 主动要求 —→( 盼望(等待) )
21、景物描写,写出了秋天万物凋零、萧瑟的特点;反衬菊花不畏严寒执着绽放的特点,突出了菊花的清高、耐寒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赞美之情(同时暗含作者对父亲的赞美和崇敬之情);为下文母亲站在花前拍照作铺垫。
22、示例:浅浅的微笑先是在嘴边,而后,眉角、眼梢都有个笑意。(注意把握语境和作者的语言风格) 23、价值观正确、语句通畅,言之有理即可(比如;亲情、友情、理想、信念、道德等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