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支座上画出其十字中心线,将支座放置在刚架上,中心线对齐,测量并调整使各支座间的距离和对角线尺寸符合图纸要求,通过增减支座的垫片调整各膨胀支座的标高,在各尺寸和标高符合图纸和标准要求后,将支座与钢架进行点焊固定,复测各尺寸和标高达要求后进行焊接,根据下梁的实际尺寸,从两个方向焊接限位,以便于下梁的就位。
6.1.6下梁安装
检查下梁由于停运行时间较长,下梁腐蚀严重应进行更换,用龙门吊将下梁按照编号运到吊装区域内,利用下梁上的起吊吊盘将下梁吊放到膨胀支座上,下梁的端部中心线应与钢架上的预热器十字中心线对齐,下梁两端距支座中心线的距离相等后松钩。测量下梁四个角部的标高,通过调整膨胀支座的垫片将下梁调平。
6.1.7支撑轴承固定
在下梁找平后,以下梁的十字中心线为基准,调整轴承室使其中心线与下梁中心线对齐,利用调整螺栓和垫片调整轴承室的水平度和标高(见图纸上的初始设定值),清理所有的定位螺栓,螺纹上涂润滑脂,均匀的紧固连接螺栓,力矩应达到870~898N.m,复测各尺寸达要求后验收。(详细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见支撑轴承安装说明)
6.1.8空气预热器安装
6.1.8.1管时空气预热器在安装前应检查管箱外形尺寸,并应清除管子内外的尘土、绣片等杂物,检查管子和管板的焊接质量,必要时进行渗油试验检查其严密性。用吊车将空气预热器吊放到下梁上,按照下梁上空气预热器的定位线调整空气预热器,确保空气预热器与下梁上的线对齐,空气预热器的中心与下梁的中心对齐,点焊固定,复测达要求后焊接固定。
6.1.8.2管式空气预热器吊装比较简单,一般采用管箱穿螺栓上边形成框架,在框架上焊制吊点进行起吊。
6.1.8.3卧式管箱空气预热器安装时应注意管箱的上、下方向,不得装反。 6.1.8.4插入式防磨套管与管控配合应紧密适当,一般用手稍加用力即可插入为准,其露出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对接时防磨套管应与管板平面相垂直,不得歪斜,焊接应牢固且点焊数不少于两点。
13
6.1.9空气预热器焊接 6.1.9.1空气预热器对接
空气预热器管子对接时,对接焊缝的边缘偏差不大于0.5㎜,管材拼接时,对接焊缝的边缘偏差,不大于1.5㎜,管孔的直径偏差不大于0~1㎜.
6.1.9.2空气预热器氩弧焊焊接
(1)氩气瓶上应贴有出厂合格标签,气瓶中的氩气不能用尽,瓶内余压不得低于0.5MPa ,以保证充氩纯度。
(2)严禁在被焊件表面随意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焊接临时支撑物等。焊工所用的氩弧焊把、氩气减压流量计,应经常检查,确保在氩弧焊封底时氩气为层流状态。 (3)接口前应将坡口表面及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清理范围为每侧各为10-15mm,对口间隙为2.5~3.5mm。
(4)接口间隙要匀直,禁止强力对口,错口值应小于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5)接口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进行修整,严禁在间隙内添加塞物。
(6)接口合格后,应根据接口长度不同点4-5点,点焊的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相同,点焊长度10-15mm,厚度3-4mm。
(7)打底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打底焊缝质量,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氩弧焊盖面焊接。 (8)引弧、收弧必须在接口内进行,将电弧引向坡口熄弧, 焊接中应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收弧时应将熔池填满、各层接头应错开10~15mm并应逐层检查焊缝质量合格后方准焊接次层。严禁在焊件表面随意引弧试电流。
(9)施焊时检查对接间隙是否符合工艺文件的要求(一般在2-3mm)若管子对接的平直度和错边量超过规定值时,不准施焊,应切开重对。
(10)本工程采用二层焊。第一层采用φ2.5的焊丝氩弧焊打底,打底焊接单面焊双面成型。采用氩弧焊接时送丝应均匀,收弧时不应立即抬起焊枪应继续充氩气6~9秒后将焊枪移出焊缝,以保护溶池。焊工在施焊时应特别注意侧中心线以下180o范围内减小内凹的操作工艺方法。焊完第一层经自检合格后应立即焊第二层。焊接第二层时采用φ2.5mm的焊丝,焊时要与第一层的焊缝接头错开,第二层焊完后,清除飞溅物,
14
焊接工艺参数执行公司焊接作业指导书。焊工焊接完毕应将焊缝清理干净,自检合格后在焊缝附近打上焊工本人代号钢印。并按规程、规范要求填写焊接记录。
(11)焊接施工环境条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ⅰ风雨天气不得进行露天作业,应将施工部位罩入防雨(风)的专用帐蓬内进行焊接。
ⅱ、风速:氩气管道氩气控制流速在15m/s以下。 ⅲ、相对湿度<90%。
(12)管式空气预热器安装结束后,与冷、热风道同时进行风压试验,应无漏泄;在锅炉机组启动前还应进行加固。
6.1.10焊缝质量检验
首先进行焊缝表面质量检查,焊缝表面的飞溅物等应清理干净,焊缝尺寸应符合图纸设计与焊接工艺要求,焊缝表面应完整,高度应不低于母材表面并与母材圆滑过渡,焊缝宽度应超出坡口边缘2~3㎜。
6.1.11射线检验
1)受压元件的焊接应符合《规程》第五章、JB/T1613-1993《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技术条件》、JB/T1614-1994《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有关规定。
2)焊接锅炉预热器受压元件焊接之前,应制定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并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工艺,严格按工艺施焊。
3)焊接锅筒受压元件的焊工,必须持有锅炉压力容器焊工合格证,且只能在有效期内担任考试合格范围内的焊接工作。
4)无损探伤人员必须持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考核的资格证书,且只能在有效期内担任与考试合格的技术等级相应的无损探伤工作。
5)无损探伤应严格按标准执行。焊缝内部质量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其质量等级应符合标准要求。探伤合格后并填写探伤记录和探伤报告,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6.1.12水压试验
6.1.12.1水压试验前应做好下列工作:
15
(l)进行试压部分的内部清理和表面检查。 (2)检查管子有无堵塞。
(3)装设校验合格的压力表(不应少于两只)。 (4)装设好排水管道和放气阀。 (5)关闭所有的排污、泄水阀门。 6.1.12.2水压试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压试验应在环境温度高于5℃时进行,否则应采取防冻措施,水压试验用水应保持高于周围露点温度,以防锅炉表面结露。
(2)打开锅炉过热器上的放空气阀,向锅炉内加水,锅炉充满水后,初步检查有无漏水,然后缓慢升压,当升至0.29-0.39MPa时应进行一次检查,必要时可拧紧人孔、手孔和法兰等螺栓。
(3)当水压上升到工作压力时,应暂停升压,检查各连通管焊缝处及其它各部分有无漏水或异常现象,然后再用泵把压力升至试验压力,保持5分钟后回降至工作压力,再行检查,检查时间内压力应保持不变。以达到下列条件为合格: ①受压组件和焊缝上没有水珠和水雾。 ②水压试验后没有发生残余变形。
③水压试验后应将水全部排出,不应在锅炉本体内和空气预热器内留有积水,以防腐蚀和冻裂。
④水压试验不合格,允许返修,并重作水压试验。
⑤每次压力试验应有记录,合格后应办理签证手续,水压试验应存入锅炉技术档案。
6.1.13主座架安装
用满足负荷的塔吊将主座架吊放到预热器管上,让主座架内侧与预热器管内侧对齐,主座架中心线与预热器管和下梁的中心点对齐,点焊固定,焊接临时支撑,将主座架固定,测量主座架的间距和对角线,达要求后将主座架与预热器管焊接。
6.1.14管箱组合
将管箱和上端轴吊放到组合样台上,清理管箱和端轴之间的结合面,将上端轴安装到管箱上,沿管箱的长度方向拉钢丝,测量端轴和管箱的同心度,清理端轴上的浮锈。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