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风管的强度应能满足在1.5倍工作压力下接缝处无开裂。 b、矩形风管的允许漏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低压系统风管 QL≤0.1056P0.65 中压系统风管 QM≤0.0352P0.65
QL、QM—系统风管在相应工作压力下,单位面积风管单位时间内的允许漏风量[m3/(h.m2)〕。
2、排烟、低温送风系统按中压系统风管计算。
3、风管系统安装后,进行严密性试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风管系统严密性试验以主、干管为主。本工程风管系统采用正压漏风检测法进行检测。
4、漏风检测方法
a、漏风检测装置采用风管式,其检测装置采用孔板做计量元件。 b、漏风量测试装置的风机,其风压和风量应选择分别大于被测定系统或设备的规定试验及最大允许漏风量的1.2倍。
c、漏风测试装置试验压力的调节,可采用调整风机转速的方法,也可采用控制节流装置开度的方法。漏风量值必须在系统经调整后,保持稳定的条件下测得。
d、风管式漏风量测试装置由风机、连接风管、测压仪器、整流栅、节流器和标准孔板等组成。
e、本装置采用角接取压的标准孔板。孔板β值范围为0.22-0.7(β=d/D);孔板至前、后整流栅及整流栅外直管段距离,应分别符合大于10倍和5倍圆管直径D的规定。
f、孔板与风管连接,其前端与管道轴线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mm;孔板与风管同心度允许偏差为0.015D。
g、在第一整流栅后,所有连接部分应该严密不漏。 h、风管漏风量按下式进行计算: Q=3600.ε.α.An Δp 式中Q—漏风量(m3/h)
α—孔板的流量系数 ε—空气流束膨胀系数 An—孔板开口面积(m2) ρ—空气密度(kg/m3) Δp—孔板压差 Pa
i、孔板的流量系数与β值的关系可以根据下图确定,其施工范围应满足下列条件,在此范围内,不计管道粗糙度对流量系数的影响。
105<Re<2.0×106 0.05<β2≤0.49 50mm<D≤1000mm
雷诺数小于105时,则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流量测量节流装置》求的流量系数。
5、被测系统的漏风量超过设计和规范规定时,应查出漏风部位(可用听、摸、观测、水或烟检测)做好标记,修补完工后,重新测量直至合格。
6、漏风量测定值为规定试验压力下的实测值,特殊条件下也可用相近或大于规定压力下的测试代替,其漏风量可按下式换算:Q0=Q(P0/P)0.65 ,其中P0—规定试验压力500Pa,Q0—规定试验压力下的漏风量,P—风管工作压力Pa,Q—工作压力下的漏风量。
(六)、系统调试
1、调试范围:设备单机试运转;系统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 2、调试方法及内容:
3、风机的叶轮旋转方向正确、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其电机运转功率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在额定转速下连续运转2h后,滑动轴承外壳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不得超过80℃。
4、系统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系统总风量调试结果与设计风量的偏差不应大于10%;系统经过平衡调整,各风口或吸风罩的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5%。
5、防火阀动作灵敏可靠。
六、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安全目标
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杜绝重伤死亡,轻伤率控制在2‰以下。 2、安全施工措施 2.1、施工机具的安全措施
施工现场的各种机具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有合格证,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操作人员须经培训后持证上岗,专人专机,非机械操作人员严禁操作。从安装到使用、维护、保养等环节。必须按《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操作。用于施工机具的临时用电由专业电工按《临时用电规范》敷设。各种机具安装在经过硬化的地面上,且安放牢固,防止雨水浸泡和操作时移动。机械操作区禁止无关人员逗留,操作人员在工作前先检查后操作。工作完后要拉闸断电,在无隐患后方可离开。
2.2、登高
(1)安装工程需要登高较多,要特别注意安全。 (2)登高工具必须牢固、放置要稳。 (3)不得使用人字梯进行登高作业。 (4)安全防护物品必须佩带。 3、环境安全管理规定
3.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环境安全规章制度,必须按照环境安全技术措施及环境安全技术交底进行施工。
3.2、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环境安全领导小组,管理人员值班小组,认真组织技术人员编制专项环境安全技术方案,加强环境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3.3、层层签订环境安全目标指标及经济承包合同,落实环境安全职责,并逐级办理签字手续。
3.4、施工中实行环境安全目标指标控制管理,制定环境安全职责及环境安全目标指标管理考核规定,每月对管理人员进行一次考核,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评定表彰处罚。
3.5、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有针对性的环境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使各工种班组人员严格按照环境安全技术交底进行操作。
3.6、配置环境安全机构、项目设置专职安全员、环保员;施工队设兼职安全员、环保员,班组设环保、安全人员,做到环境安全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3.7、建立环境安全检查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每半月组织一次环境安全检查,平时对施工现场进行环境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下发隐患通知书,按照“三定方案”:定措施、定人员、定时间整改完毕后要逐级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施工,对违章违纪行为严肃处罚,严厉打击施工现场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
3.8、加强环境安全宣传教育,项目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考核,每季度对职工进行一次考核,新入厂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合格后方可上岗,建立职工安全教育档案,特种作业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利用班前会等形式进行宣传,进一步提高职工的环境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4、安全教育
本工程施工中,确保经常性、季节性安全教育,现场特种作业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并加强对新工人入场的三级安全教育,教育内容:施工现场安全操作规程、各项规章制度和现场安全纪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入场作业,并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确保全体职工在日常生产中警钟常鸣,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汇报、解决。
5、保健急救
现场设一名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急救员一名,保健医药箱一个,急救担架一套,配备急救器材,配备止血药、绷带及其他常用药品,建立各类人员的急救措施,按计划进行防疫教育,提高职工自我防病能力,利用墙报、黑板报、宣传栏进行宣传,采取具体纠正措施,不让职工吃腐烂变质食品,讲好个人卫生,把住病从口入关。
6、消防保卫措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