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设计6页word文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24 4:06: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设计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包含大量的演示实验,它们是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手段,也是塑造学生科学精神和培养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模式下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发现规律、增强课堂效果。下面就如何设计好演示实验,发挥演示实验的课堂效果,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演示实验要精心准备,反复 调试

为了更好地达到演示实验的效果,教师课前必须精心准备实验材料、设计合理的实验过程,弄清楚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并要反复操作调试,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从而使实验做得规范、熟练、成功,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讲解“电磁铁”,由于实验器材的原因,教师课前必须经过试验找到合适的电流范围,以便达到实验效果。讲解物体浮沉条件,通过改变液体密度让学生发现鸡蛋从下沉到悬浮最后到漂浮。这个实验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就要求教师课前将水变成盐水,使鸡蛋下沉到水底的状态变为悬浮的临界状态,这样鸡蛋从下沉到悬浮最后到漂浮的过程明显、节省时间。讲解“压力压强”,教师要选择有弹性的海绵和质量合适的物体。在演示热机原理的实验时,经过反复的调试,得出在试管中加入水的体积为试管的四分之一,需要用酒精灯加热大约2分钟,实验的效果非常明显。 2 演示实验装置设备,尽可能 使用学生生活中常见、常用 的物品组

第 1 页

合,尽可能多地使 用自制教具

物理来源于生活,并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应尽可能使用学生生活中常见、常用的物品组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物理现象,并可巧用身边物品进行物理实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演示磁极间相互作用时,可利用粉笔做导轨演示很是方便。具体做法:将七八支粉笔平行摆好,然后将两条形磁铁拉开或靠近来演示相吸或相斥。此实验还可用在力学部分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又例如顺手拿过学生的铅笔,将两环形磁铁套在铅笔上演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还能说明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体会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另外,在进行演示实验时教师还要尽可能多地使用自制教具。自制教具一般都是教师针对现有实验不足或者现有仪器演示效果不明显而设计制作的,实验结果会更明显、更直观,学生更容易观察到。如讲解“浮与沉”时,教师可以利用自制潜水艇进行演示,效果会很明显。 再如在演示“液体沸点和气压关系”的实验时,首先在两只烧瓶里装上适量的水,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水中,然后给左烧瓶加热,由于空气受热膨胀,左瓶一部分空气通过导管流到右瓶里,使左瓶的气压减小,而右瓶气压增大。加热一段时间后,夹子夹紧橡皮管。用酒精灯同时给左右烧瓶加热,直到水沸腾,读下左右温度计示数大约为94 ℃和105 ℃。

第 2 页

停止给右烧瓶加热,松开橡皮管上的夹子,使右瓶里一部分气体流到左瓶里,此时,右烧瓶的水又会沸腾,而左烧瓶的水却停止沸腾。这充分说明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该实验直观性、对比性强,器材简单易得,效果特别好。

3 演示实验设计得尽可能简 单,使原理形象化、简单化 很多学生都认为物理这门课程不容易理解,学起来很难,有的学生甚至对物理这门课程产生畏难情绪。这就要求物理教师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将抽象化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理解起来容易很多。例如在讲解“大气压强”时,学生很难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更无法亲身感觉大气压强的存在。这个时候用矿泉水瓶、抽气机和玻璃钟罩进行实验,先用抽气机将矿泉水中的气体抽出一些,在大气压作用下矿泉水瓶变瘪,但学生还较难理解这是大气压的作用的结果;再把这个矿泉水瓶放入玻璃钟罩中,用抽气机抽钟罩中的空气,随着里面大气压强的逐渐减小,矿泉水瓶会慢慢地鼓起来,此时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存在确信不疑。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比较抽象的或生活中难以见到的概念和规律,教师最好用演示实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丰富的感性素材,帮助他们建立物理概念,通过演示实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物理模型,进而理解内涵。例如讲解“凸透镜成像原理”,教师利用演示实验,通过改变物距然后找到物体的像,让学生认真观察像的特点,总结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最后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例如讲解“物质的密度”,学生很难理解密度的概念和物理特性。这

第 3 页

里教师可以用测量同体积不同物质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同种物质组成的体积不同的物体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实验现象,最后利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概念,这样学生接受起来会容易很多。

例如在讲解“导体和绝缘体”时,教师可以从学校的树上剪下两条树枝,一条干的,一条湿的,在湿树枝上有意留下几片树叶。教师在演示干树枝不导电后,把干树枝换成湿树枝,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这几片树叶就以十分美好的形象突出了“湿”字。这时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当我们遇上雷雨时,为什么不要在大树下躲雨?”这样能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 4 演示实验要引导学生积极 参与

演示实验不能只是由教师做给学生看,实验完了再讲给学生听,使演示与讲解脱节。这种做法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接收的“看客”,完全不能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及时、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不断启发提问,让学生分析、讨论、填表、计算,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有的实验可以让学生亲手参与,可以让学生上前来读数或“帮”教师进行实验。例如在进行马德堡半球演示实验时,先让两个“大力士”上来拉,结果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然后打开活塞,让空气进入半球中,再让一个力气小的学生来拉,很轻松地将两个半球分开。两种情况对比,说明大气压强不仅存在,而且还不小,全体学生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5 常规仪器和计算机、电子传 感器结合起来

数字化探究实验室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数字化的中学理化生实验

第 4 页

室新产品。它将常规的仪器和计算机、电子传感器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采用传感器实验设备将实验数据转入电脑,进行实验分析与探究。课堂教学演示实验要求通过简单的手段获得精确的实验结果,节省费时重复的数据处理工作,以留出更多的时间给教师教学讲解。为了更有效地阐述原理,需要将更多的实验从定性转变为定量,从单一数据记录分析变为多数据记录协同分析,从实验难以开展进行变为容易实现,简化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学生能及时得出实验结论,留给教师充足的时间对学生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点评指导,同时也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提高学习兴趣。利用数字化实验设备,通过简单的手段获得精确的实验结果,同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节省时间;先进的数字化采集手段,将很多物理量如磁场、光强等从原来的定性观察变为定量记录,能同时记录多个动态的物理量,进行协同分析比较,将难以开展的实验变为可能,更好地阐述原理,加深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演示实验是物理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要把握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通过演示实验加强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分析总结规律、得出物理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2、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第 5 页

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第 6 页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设计6页word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aimg9nibh1j03v4iv5u208bi780fr00a6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