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第1课时) 教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将质量分数与溶解度进行对比,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2、掌握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 【学习重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基本计算 【学习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基本计算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自我,我沉着!)
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溶
解甲 (1)t度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度
/g 乙
(填“>”、“=”或“<”)。
80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物质。 0 t1 t2 温度/℃
(3)t2℃时,把10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
饱和溶液。
二、先学(充实自我,我自强!)
(一)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1、演示实验[实验9-5],观察现象,记录在书本第42页的表格中,并进行讨论: ① 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 来粗略的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
② 对于无色溶液来说,上述方法是否可行?如果不行,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这种溶液的浓度呢?2、知识架构:
(1)定义: 。
(2)计算公式: 3、练习:
(1)利用已知的数据进行计算。
食盐溶液 水 氯化钠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克 96克 200克 10克
1
150克 16% 100克 36克 (2)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蒸干后得到2.8克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
三、后教(完善自我,我能行!) 1、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判断:
(1)溶液加水稀释: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2)溶液加溶质:
①对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②对于饱和溶液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分数 。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和联系:
溶解度(S) 溶质的质量分数(w) 条件 状态 区 计算 别 公式 单位 联系 [例题1]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g,计算4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巩固(测试自我,我细心!)
1、某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 ( )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
D.溶剂的质量
2、现有ag某溶液,其中含溶剂bg,则此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2
3、在一定温度下,从100gNaOH饱和溶液中倒出20g溶液,对于倒出的溶液。其数值不发生变化的是
( )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
D.NaOH的溶解度
A.溶质的质量分数
4、下列条件下的熟石灰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80℃的饱和溶液 B.20℃的饱和溶液 C.8O℃的不饱和溶液 D.20℃的不饱和溶液
5、向90 g 10%的硝酸钠溶液中加入 10 g硫酸钾并搅拌至完全溶解,则所得溶液中硝酸钠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19% B.10% C.9% D.无法计算 【学(教)后记】
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第2课时)教学案
【学习目标】
1. 学会溶液稀释的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学习重点】溶液稀释的计算 【学习难点】溶液稀释的计算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自我,我沉着!)
请根据图7中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l) 在____℃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2) 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100g水中溶解
_ g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___ 。
(3) 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
_。
二、先学(充实自我,我自强!) (二)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 1、练习:根据书本第43页的例1,进行计算。
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氢氧化钠和水各多少克?
3
2、演示实验:[实验9-7],让学生进行计算,写在书本上的空格内。 3、知识架构:
步骤: 溶质的质量 =
(1)
溶剂的质量 =
(2) (3) (4)
仪器: 三、后教(完善自我,我能行!)
浓溶液配稀溶液:溶液稀释前后, 质量不变。
例题2:把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H2SO4溶液,需要水多少克?
练习:把200克20%的食盐水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四、巩固(测试自我,我细心!)
1、配制2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的氯化钾溶液,需氯化钾和水各多少克?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