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9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1:45:1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重庆南开中学高2020届高三(上)理科综合练习(1)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 由磁铁间存在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C.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 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答案】D 【解析】

A、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故A错误; B、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不能单独存在,故B错误;

C、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则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也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C错误;

D、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决定了物体的重心位置,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比如: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环,重心在圆心,不在圆环上,故D正确。

点睛:考查力的基本知识,知道弹力、重心、摩擦力的方向的分析方法,注意摩擦力要分清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

2.已知地球大气层的厚度h远小于地球半径R,空气平均摩尔质量为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地面大气压强为PO,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可估算

A. 地球大气层空气分子总数

B. 地球大气层空气分子总数

4π?R?h?p0NAMg2

1

C. 空气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 3MgR 3p0NA

D. 空气分子之间平均距离

【答案】D 【解析】

设大气层中气体

mNAp0SNA4?R2p0NAn???,AB错误;假设每个分子占据一个小立方体,各小立方体紧密排列,则

MMgMg小立方体边长即为空气分子平均间距,设为a,大气层中气体总体积为V,则a?3以 a?3Mgh,故C错误D正确. p0NA【点睛】对于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的估算,常常建立这样的模型;假设每个分子占据一个小立方体,各小立方体紧密排列,所有小立方体之和等于气体的体积.

3.对核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44171A. 核反应方程7N?2He?8O?1H是属于?衰变

2341B. 发生核反应1H?1H?2He?0n需要吸收能量

的的89361Kr?14456Ba?30n是属于裂变

质量为m,由大气压强产生mg?p0S,即m?p0S,分子数gV,而V?4?R2h,所nC. 核反应

23592U?01n?D. 发生?衰变实质是质子向中子转变 【答案】C 【解析】

A中核反应属于人工转变方程,选项A错误;B中核反应是轻核聚变,放出能量,选项B错误;C中核反应是重核裂变反应,选项C正确;发生?衰变实质是中子向质子转变时,放出电子,选项D错误;故选

2

C.

4.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某时刻开始计时,其

x?t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t

A. 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8m/s

2

B. 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C. 汽车在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7m/s D. 汽车在前5s内的位移为15m 【答案】B 【解析】

AB、由运动学公式x?v0t?12x1at 得:?v0?at ,结合图像知汽车做初速度为8m/s,加速度为

t22a?2m/s2 的匀减速运动,故A错,B对

C、汽车在2s内的位移为x?12m ,所以平均速度为v?D、汽车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x12??6m/s ,故C错误; t2v0?4s ,所以汽车在5s内走的位移也即4s内走的位移,由位移公式知a1212汽车在前5s内的位移为s?v0t?at?8?4??2?4?32?16?16m , 故D错误;

2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

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斜劈P,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力F通过球心水平作用在光滑球Q上,5.如图所示,

3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当力F增大时,系统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劈P所受合外力增大 B. 斜劈P对竖直墙壁的压力增大 C. 球Q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D. 墙面对斜劈P的摩擦力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斜劈P一直处于静止,所受合外力一直为零不变,故A错误;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水平方向:N=F,N为竖直墙壁对P的弹力,F增大,则N增大,所以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P对竖直墙壁的压力增大。故B正确;对Q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F=N′sinθ,F增大,则N′增大,N″=mg+N′cosθ,N′增大,则N″增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球对地面的压力增大,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如果力F开始作用时,滑动摩擦力向上,则有在竖直方向:N″+f=Mg,故随支持力的增大,摩擦力减小,若N″增大至与Mg相等,则f=0,故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确定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运用平衡条件列出平衡等式解题。要注意多个物体在一起时,正确利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4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9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aud102ut19jajr88ky455t2h95xc900w9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