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教育 试卷 习题 文档 N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原A 子 B C D A. A 【答案】D 【解析】
【详解】A.原子轨道处于半满、全满或全空时原子最稳定,N原子2p轨道电子半充满,所以N原子不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原子,故A错误;
B. 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电负性递减,C的电负性比Si大,与C-C键强弱无关,故B错误;
C.金刚石为原子晶体,金属钠为金属晶体,原子化热是指1mol金属变成气态原子所需吸收的能量,可用来衡量金属键的强度,故C错误;
D. Al2O3为离子晶体,晶格能越大,晶体的熔点越高,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故答案选D。
7.电子数相等的粒子叫等电子体,下列粒子不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A. CH4和NH4+ C. HCl和H2S 【答案】B 【解析】 【分析】
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互称为等电子体。
B. NO和O2 D. NH2﹣和H3O+
B. B
C. C
D. D
C的电负性比Si大 金刚石的熔点高于钠 Al2O3的熔点高 C-C共价键强 金刚石的原子化热大 晶格能大 N原子半径更小 5
精品 教育 试卷 习题 文档 【详解】A项、CH4的质子数为6+1×4=10,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电子数为10,NH4+的质子数为7+1×4=11,电子数为10,所以两者的电子数相等,都是10个,属于等电子体,故A正确;
B项、NO的质子数为7+8=15,O2的质子数为8×2=16,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两者的电子数不相等,不是等电子体,故B错误;
C项、HCl的质子数为1+17=18,H2S的质子数为16+1×2=18,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两者的电子数相等,是等电子体,故C正确;
D项、NH2-与H3O+质子数分别是9、11,电子数分别为10、10,是等电子体,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题考查了等电子体的含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等电子体的本质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8.①PH3的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②BeCl2的分子构型为直线形,③CH4分子的构型为正四面体形,④CO2为直线形分子,⑤BF3分子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⑥NF3分子结构为三角锥形。下面对分子极性的判断正确的是 A. ①⑥为极性分子,②③④⑤为非极性分子 B. 只有④为非极性分子,其余为极性分子 C. 只有②⑤是极性分子,其余为非极性分子 D. 只有①③是非极性分子,其余是极性分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非极性键只能由相同种类的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分子只能由不同种类的原子之间形成。但在形成分子的时候,主要取决于分子的结构,当分子中的电子云能均匀分布的时候,分子则无极性,否则分子有极性。
【详解】非极性键只能由相同种类的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分子只能由不同种类的原子之间形成。但在形成分子的时候,主要取决于分子的结构,当分子中的电子云能均匀分布的时候,分子则无极性,否则分子有极性。
6
精品 教育 试卷 习题 文档 ④CO2分子为直线型,极性抵消,为非极性分子,③CH4为正四面体,故极性也可抵消,为非极性分子,②BeCl2分子构型为直线型分子,故极性可抵消,为非极性分子,⑤ BF3分子构型为三角形,极性抵消,故为非极性分子。
⑥NF3中由于N原子的孤对电子对F原子的排斥作用,使电子不能均匀分布,故为极性分子;①PH3中P原子的孤对电子对H原子的排斥作用,使电子不能均匀分布,故为极性分子;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①⑥为极性分子,②③④⑤为非极性分子,A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A。
【点睛】组成为ABn型化合物,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等于族的序数,则该化合物为非极性分子,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形成共价键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存在孤电子对的分子为极性分子。
9.某物质的实验式为PtCl4?2NH3,其水溶液不导电.加入AgNO3溶液反应也不产生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为6 B. 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C. Cl﹣和NH3分子均与中心铂离子形成配位键 D. 该配合物的配体只有NH3 【答案】C 【解析】
【详解】加入AgNO3不产生沉淀,用强碱处理没有NH3放出,说明不存在游离的氯离子和氨分子,所以该物质的配位化学式为[PtCl4(NH3)2],则A.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电荷数为4,配位数为6,故A错误;B.Pt与6个配体成键,该配合物应是8面体结构,故B错误;C.由分析可以知道,4个Cl-和2个NH3分子均与Pt4+配位,形成的配合物为[PtCl4(NH3)2],所以C正确; D.该物质的配位化学式为[PtCl4(NH3)2],则配体有 Cl-和NH3分子,故D错误;答案:C。
【点睛】实验式为PtCl4?2NH3的物质,其水溶液不导电说明它不是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不能电离出阴、阳离子;加入AgNO3不产生沉淀,用强碱处理没有NH3放出,说明不存在游离的氯离子和氨分子,所以该物质的配位化学式为
7
精品 教育 试卷 习题 文档 [PtCl4(NH3)2]。
10.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推测Fe与I2反应生成FeI3 B. CO2与Ba(NO3)2溶液不反应,SO2与Ba(NO3)2溶液也不反应 C. CO2是直线型分子,推测CS2也是直线型分子
D. NaCl与浓H2SO4加热可制HCl,推测NaBr与浓H2SO4加热可制HBr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变价金属氧化为最高价态,碘单质氧化性较弱,将变价金属氧化为较低价态,所以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Fe与I2反应生成FeI2,故A错误;B.碳酸酸性小于硝酸,所以二氧化碳不能和硝酸钡溶液反应,二氧化硫和硝酸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硫酸钡沉淀,故B错误;C.二氧化碳和二硫化碳中C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都是2且不含孤电子对,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两种分子空间构型都是直线形,故C正确;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HBr,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和NaBr制取HBr,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规律的探究,明确元素化合物性质及性质差异性是解本题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B,注意规律中的异常现象,如二氧化硫的还原性,硝酸的强氧化性等。
11.高温下超氧化钾晶体呈立方体结构,晶体中氧的化合价部分为0价,部分为﹣2价.如图所示为超氧化钾晶体的一个晶胞(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晶体中每个K+周围有8个O2﹣,每个O2﹣周围有8个K+ B. 晶体中与每个K+距离最近的K+有8个
C. 超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2,每个晶胞含有4个K+和4个O2﹣ D. 晶体中,0价氧与﹣2价氧的数目比为2:1 【答案】C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