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7:00: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李凭箜篌引》一诗编入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本诗是李贺运用古乐府体裁描写音乐的著名诗歌,被誉为“摹写声音至文”之一,浪漫瑰诡,音乐效果惊心动魄,鲜明地体现了诗人的个性特点。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鉴赏李贺摹写声音的高妙独特之处。设计两个环节,一是因声诵读,侧重体会诗句韵脚开口音、闭口音蕴含的情感,四次换韵的急促节奏,帮助学生明确诗歌的韵律和乐曲的旋律是一致的; 二是品鉴寻气,选取唐代顾况同题材诗作《李供奉弹箜篌歌》,从意象入手,探寻比较,知人论世,进而领会诗韵。

【教学目标】

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通过体会韵脚的转换感受诗中箜篌曲的特点,感知乐曲的音乐美; 3.通过比较鉴赏,体会诗歌瑰诡的艺术风格。

【助读材料】

唐代顾况《李供奉弹箜篌歌》,李商隐《李长吉小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音频:《大鱼》古筝伴奏片段,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这段音乐,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李凭箜篌引》,解题。

二、初读辨音(读出韵脚和节奏,整体感知) 1.诵读:明确韵脚,正音正字,学生互评。

2.设疑:诗歌为什么讲求押韵? 提示:

①声音的周期性重复是节奏,节奏有激发人情绪情感的作用; ②古人作诗讲韵,不同的韵部声情特点不一样;

③联系诗文引导学生体会,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押入声韵,闭口音,“绝”、“灭”、“雪”的读音与诗的孤独荒寒的意境若合一契;而“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韵是开口音,昂扬的情绪不析自明。

④本诗十四句,句句有韵,韵脚如下: 秋、流、愁、篌——闭口音,哀愁、盘旋;

叫、笑——开口音,凄厉、怪异; 光、皇——开口音,弥散、心伤;

处、雨、妪、舞、树、兔——闭口音,悲壮、凄绝。

3.设疑:为什么李贺十四句换了四个韵?这种急促的节奏又有什么深意? 提示:

①体现了乐曲的变化,高低起伏,动人心弦;

②旋律变化的背后是情感的起伏。

4.活动:学生范读诗歌。

三、再读悟神(感受音乐美,完成教学重点; 比较意象的选择,突破难点)

1.设疑:李贺用“声”诉说着箜篌曲的高妙,请同学们再读诗歌,看看他还从什么角度告诉我们这支乐曲的动人之处?选择相关诗句进行赏析。

提示:同学们在描摹《大鱼》古筝曲时使用了正面比喻、侧面烘托等手法,以此暗示、联想相关的画面,将抽象的声音具象化,这些技法可以迁移到本诗的鉴赏中。

2.活动:学生交流讨论作答,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诗人以画面转变来表现乐曲变化这一特点,并明确相关技法,如通感、夸张的使用。

3.思考:这些画面和我们平时的情感体验一致吗? 预设:

①“流云”自由洒脱,然而此刻已“颓”; ②“昆山玉碎”,玉山崩,不祥;“凤凰叫”,寓意吉祥的凤凰本当和鸣,此处是尖锐之“叫”; ③“芙蓉”、“香兰”,华贵优雅的象征,“哭”一“笑”,可见怪异;

④“石破天惊\补天之“石”却是破坏;“逗”秋雨之“逗”,有蓄意之意; ⑤“老鱼”、“瘦蛟”,原本贏弱、无生机,“跳”“舞”二字尽显诡异。 明确:错位的世界。

4.追问:这些画面的色彩如何?

提示:暗示性词语(凝云,灰白;竹,青翠;玉山,温润透亮;凤凰,五彩斑斓;芙蓉,红粉;香兰,碧绿或嫩黄;长安城,银白;补天石,五彩;老鱼,青黑;瘦蛟,苍青或黑色;月兔,洁白)。

明确:以或深或浅、或明或暗的白色为底色,上着鲜艳的色彩,对比强烈,给人以冷艳之感。

5.诵读:这些冷艳的诗句蕴含着巨大的情愫,似乎要毁天灭地,无比绝望、哀伤,试着把我们感觉出的这些情绪带进诗歌再诵读出声,体会它和语音节奏的契合之处。

6.设疑:李贺为什么选取这些画面?同是表现音乐,与顾况相比,李贺选取的意象有何不同?

提示:顾诗选择的是日常生活场景,“花”“鸟”“秋风”“碎玉”“鸳鸯”“仙鹤”;而李贺的意象天上地下,多涉及神仙世界。

7.追问:日常生活意象更容易引发我们的联想和想象,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选用的也是“急雨”“泉流”“刀枪”等,为何李贺不多多选用日常生活意象,不多多关注现实尘世?

提示:脱离尘世源于对现实的不满;诗人即便是选取现实世界的意象,也是以错位诡谲的形式表现。

8.小结:在李贺的心中,精致的箜篌奏出的曲调是激烈的、破碎的,以此情为意脉,故而诗人用了一系列上天人地、排山倒海的冷艳诡谲的意象来展示内心。

四、三读明心(知人论世,深化延伸)

1.设疑:我们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李贺为什么喜用奇险凄寒冷艳的意象? 提示:

①虽为王孙,家道却中落,科举是唯一出路;敏而善文,七岁能诗,十五岁誉满京华;守丧三年后轻取府试,然时人妒其才,谓其“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

②白日骑驴觅句,暮则探囊整理,焚膏继晷,太夫人见所书多,辄日:“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

2.活动:学生交流讨论,自由作答。

提示:诗作就是李贺的生存感受,“苦吟”诗人的苦不限于锤炼字词,更是个人精气神的外化,“诗鬼”不仅是诗作风格,更是个人气质。

3.总结:

奇谲的意象,源于对现实的心伤与绝望;冷艳的色彩,再现的是诗人斑驳激愤的情绪;他那独有的诗句,光怪陆离,不是刻意雕琢,而是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多年以后李商隐作《李长吉小传》,为诗人安排了浪漫而又宽慰人心的结局: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数下榻叩头,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日:“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嘈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

4.试背:“天上差乐,不苦也”,李贺,原来你生来就属于天际!同学们,请想象自己就是李贺,此时此刻万千思绪喷涌而出,试背全诗。

五、作业布置

阅读关于李贺生平或李贺诗作风格赏析类文章,如《李贺传》《焦虑的心灵和破碎的世界一李贺<李凭 箜篌引>解读》《李贺诗派的特征》等。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axcd60c8m667gj1yjqg01k8300x4z01cs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