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前腐败现象的特征、成因及对策
作者:魏兴取
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年第07期
摘 要 腐败不仅影响干群关系,阻碍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蔓延下去甚至会亡党亡国。从近年来查处的案件数量来看,我们国家腐败现象比较严重,已成为社会的一种顽疾,一种重症、难症、杂症,要想根治腐败,需要认真的研究,了解病情,找准病因,制定治疗的措施和方法,笔者对当前腐败现象的特征、成因和对策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腐败现象 特征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93.69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腐败现象的一般特征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这些因素铸造了腐败的条件。由于体制、机制和法制还不完善,在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中还存在薄弱环节。一个人蜕化变质,想不想搞腐败,起作用的是人,对权力、地位、金钱、美色贪得无厌,应该是腐败的根本特征。他们认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贪是腐败分子的共性,多数案例分析,贪钱为了掌权或掌大权,有了权在多贪钱,钱多了就去好色,好色再诱发贪钱,这是很多官员走向腐败的起因,记得有一位先贤曾经说过:“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火,不遏则滔天”。
当前腐败现象仍呈多发之势,涉案官员之高,涉案数额之大,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之多。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新的领导集体明确了惩治腐败的信心和决心。 二、当前腐败现象的一般成因
腐败现象的产生、泛滥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有直接的关系,在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式下,由于经济类型多样化、地方化、私有化,极大的提高了腐败的可能性,在权力干预的环节上比较突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往往伴随十分严重的腐败现象。这主要在于政府行为调控的弱化,道德价值建设的无序,利益矛盾冲突的加剧,是导致各种腐败问题滋生和蔓延的症结所在。
分析腐败现象的成因有很多方面,在许多经济活动都有滋生腐败的土壤,在许多行业中都存在“内部人控制”的条件和可能,“穷庙富方丈”也屡见不鲜。首先分析行政干预经济活动领域。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高度集权,以各层级多层级管理,所有的社会资源配置、经营、无一不经过审批,因此也称为“审批经济”。近几年来,虽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权力不断下放,但,审批制在经济活动中依然起着主导作用,在一定的环境下,行政权力机构及其人员有了“寻租”的可能,于是“权钱交易”在权力干预的环节上大行其道,腐败由此产生出来。其次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