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要河湖水功能区达标率:指达到预期水质目标的重要河湖水功能区占全部重要河湖水功能区的百分比。 2
省控重点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指达到水质改善目标的断面占全部省控重点河流断面的百分比。 3
农田实施保护性耕作比例:指保护性耕作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4
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地级及以上城市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占全部重点监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的比例。 5
海洋生态红线:是指为维护海洋生态健康与生态安全,通过红线将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划定为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等重点管控区域并实施分类管控。 6
水土流失治理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百分比。本指标中水土流失面积指2013年底现状水土流失面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指2014年起累计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7
年土壤流失量:全省行政区域内每年的土壤流失总量。 8
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类型保护率:指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在自然保护区或其它形式的保护地中受保护的百分比。 9
濒危物种保护率:山东省被列入国家珍稀濒危物种名录的物种在自然保护区或其它形式的保护地中受保护的百分比。
18
第三章 总体布局
一、生态保护与建设区域布局
依据山东省自然地理特征,自然条件的相似性、生态环境状况及建设远景的相似性,全面考虑不同区域对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按照《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和“绿色山东”、“生态山东”建设的有关要求,在《山东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山东省水系生态建设规划(2011-2020年)》等基础上,参考农业、林业、水利、城市以及水功能、海洋功能等区划,将全省生态保护与建设划分五个区域:鲁北平原区、鲁西平原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鲁东低山丘陵区和海洋区。各个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按照《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服务于主体功能区建设,推动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各区域内的开发建设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依法依规开展。
(一)鲁北平原区
该区位于环渤海湾沿岸,包括东营市的全部,潍坊市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滨州市滨城区、沾化区、阳信县、无棣县、博兴县,共13个县(市、区),总面积19724平方公里。详见表1。
本区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海拔普遍低于10米,局部有高岗或碟形洼地分布,土壤以滨海潮盐土和滨海盐化潮土为主,平均气温12.7℃,年降水量550-600毫米,自然
19
植被以盐生草甸和柽柳灌木林为主,土地、光热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植被稀疏,土地沙化、次生盐渍化严重,是我省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表1 鲁北平原区 单 位 涉及范围 合 计 东营市 潍坊市 滨州市 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县、利津县、广饶县 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 滨城区、沾化区、阳信县、无棣县、博兴县 国土面积 (公顷) 1972472 824326 491525 656621 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是增加林草植被,强化沙化、荒漠植被封禁保护,加强退化林带修复,构建乔灌草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实施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减少农田风蚀;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优化水资源配臵格局,改善和修复重要河湖和中小河流水生态,加强地下水保护与合理利用;有效控制陆源入海污染物排放;开展滨海湿地、河口、海湾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开展岸线整治与生态景观恢复;加强森林公园和城镇绿化美化建设,改善城镇生态环境。
(二)鲁西平原区
该区位于黄泛区冲积平原,是我省粮食主产区,包括济阳县、商河县,高青县,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梁山县,惠民县,德州市、聊城市和菏泽市的全部,共36个县(市、区),总面积39066平方公里。详见表2。
20
表2鲁西平原区
单 位 涉及范围 合 计 济南市 淄博市 济宁市 德州市 聊城市 滨州市 菏泽市 济阳县、商河县 高青县 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梁山县 德城区、陵城区、乐陵市、禹城市、平原县、夏津县、武城县、齐河县、临邑县、宁津县、庆云县 东昌府区、临清市、阳谷县、莘县、茌平县、东阿县、冠县、高唐县 惠民县 牡丹区、曹县、定陶县、成武县、单县、巨野县、郓城县、鄄城县、东明县 国土面积 (公顷) 3906587 216121 83074 347671 1035767 862801 135630 1215523 本区是我省最大的平原区,海拔较低,地势平缓,平均气温13.9℃,年降水量600-750毫米;土壤以潮土为主;自然植被十分稀少,现有森林植被为人工落叶阔叶林。本区土地、湿地资源较多,光热资源丰富,森林资源较少,沙化、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
生态保护与建设重点是保护现有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加强以河流、湖泊、道路、农田林网为主体的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和秸秆还田;加大农牧业调整力度,推进农牧循环,不断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优化水资源配臵格局,促进河湖库水系连通,改善河流水质,确保南水北调用水安全;加强地下水保护;加强城镇绿化美化建设,改善城镇生态环境。
(三)鲁中南山地丘陵区
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