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
CUMCMNewsletter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 竞赛组织委员会主办
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
目录
调查研究 改进工作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意见征询结果 (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最新的获奖成果
——数学类部分成果简介 (北京赛区简讯
——推动建模活动 促进教学改革 (5) 湖北赛区简讯
——教更好的数学,更好地学数学 (5) 重庆赛区简讯
——以评优秀指导教师为动力 推动竞赛和教改工作 (6) 河北赛区简讯
——竞赛与教学改革和人才素质培养结合起来 (6)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夏令营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7) 2001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 (7) 2001年美国大学生交叉学科建模竞赛题目 (11) 我国学生参加2001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
和交叉学科建模竞赛(ICM)情况简介
(14)
ICTMA-10大会报告摘要选登 (16)
1)
3)
调查研究改进工作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意见征询结果
2000年1月全国组委会通过各赛区组委会,向全国参赛同学和指导教师发出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意见征询》表,这是继1997年初第1次意见征询后,又一次全国范围的调查。截至2001年1月全国组委会共收回调查表1203份,其中学生883份,教师320份(1997年共收回调查表204份)。现将初步统计结果公布如下:
(一)各赛区回收情况统计(包括个别空表和废表) 赛区 份数 赛区 份数 赛区 份数 赛区 份数 赛区 份数 赛区 份数 53 83 30 30 北京 吉林 安徽 湖北 四川 甘肃 40 5 天津 黑龙江 186 福建 湖南 贵州 45 52 60 河北 上海 江西 广东 云南 120 29 24 山西 江苏 山东 广西 107 陕西 265 16 3 88 辽宁 浙江 河南 重庆 新疆 (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意见征询(学生),共883份。以下括号内为该题或该选项的份数及百分比。 一、您参加了哪几次竞赛(778,100%):
1996(2,0.3%)1997(17,2%)1998(103,13%)1999(585,75%)2000(71,9%) 二、以下各题请选择一个答案,详细情况可补充说明:
1)数模竞赛对学生用数学建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823,100%) 非常有益(560,68%)有益(249,30%)一般(13,2%)无益(1,0.1%) 2)数模竞赛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732,100%)
非常有益(416,57%)有益(292,40%)一般(23,3%)无益(1,0.1%) 3)数模竞赛对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846,100%)
非常有益(531,63%)有益(283,33%)一般(31,4%)无益(1,0.1%) 4)您在竞赛前参加培训的情况(676,100%)
集中两周以上(487,72%)集中一周以上(91,13%)在业余时间培训几次(76,11%)基本上未参加培训(22,4%)
5)您所在的队在竞赛中遵守纪律(不与他人包括指导教师讨论、按时收发卷等)的情况(782,100%) 严格遵守(572,73%)基本遵守(206,26%)有违反(4,0.5%)严重违反(0) 6)据您了解其它大多数队在竞赛中遵守纪律的情况(776,100%)
严格遵守(310,40%)基本遵守(420,54%)有违反(46,6%)严重违反(0) 7)您对竞赛评奖公正性的印象(689,100%)
非常满意(178,26%)基本满意(471,68%)不大满意(40,6%)很不满意(0) 8)您对竞赛题的印象(757,100%)
非常满意(184,24%)基本满意(507,67%)不大满意(64,8%)很不满意(2,0.3%) 9)您参赛的成绩(565,100%)
全国奖(141,25%) 赛区奖(306,54%)成功参赛奖(118,21%) 三、对竞赛活动的建议(以下是归纳的主要建议):
1.评阅时应减少对标准答案的依赖,更注重解题过程、方法、能力、合理性和创新性。 2.加强学生建模意识,扩大规模,如4人为一队。 3.严格纪律,严师出高徒。
4.扩大宣传,对学生进行早期培训。
5.建议大一学习高数时加入一些建模方面的知识。 6.希望在网络上看到优秀论文。
7.不要过多培训,否则失去竞赛目的。
8.增加评卷透明度,是否可以把好的答卷分发到下面以便学习。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