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断建立起“四站、一船(“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极地科学考察平台。 长城站:1985年建于南极乔治王岛,位于62°22′S、 58°58′E;中山站:1989年建于东南极大陆沿海,位于 69°22′S 、76°23′E;黄河站:2004年建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位于78°55′N、11°56′E;昆仑站:2009年建于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位于 80°02′S、 77°07′E。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在南极大陆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建立的唯一科学考察站。
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材料一的图上,找出中国“四站”的位置。
(2)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3)假如要组织一支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请你设计一条从中国上海出发,到南极中山站的海航线。 参考答案:
(1)在图中找出即可。
(2)南半球2月份为夏季,此时南极地区多为极昼,气温稍高,有利于建设科学考察站。 (3)上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爪哇海-巽他海峡-印度洋-南极大陆-中山站 (4)过渡:我们已经了解了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那么,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情况如何呢? 教师: 2001年我国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人类对两极地区的探索还远远不够,今后就要依靠大家去探索啦。
(5)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北极和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包括淡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等,可以看出极地地区有着很丰富的资源,为我们储存着一笔很丰富的财富,也是科学考察的宝地。
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选择题
1. 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 ) A. 亚洲 B. 拉丁美洲 C. 欧洲 D. 南极洲 2.极考察队员们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 A. 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B. 极地干燥,缺乏淡水 C. 遇到当地土著人的袭击 D. 找不到裸露地建立营地
3. 去北极地区探险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 A. 12—2月 B. 3—4月 C. 11—12月 D. 6—8月
4.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北极科考站是 ( ) A. 昆仑站 B. 黄河站 C. 长城站 D. 中山站 5.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09年2月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中国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的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 材料二: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略图。
1)A是我国首个北极科考站________。
(2)南极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____方向,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________方向。 (3)当我国昆仑站成立时,北极地区有________现象,我国的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
(4)下图中的动物,在A地可见到的是________,在中山站可见到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参考答案:
1.D 2. A 3.A 4.B 5. (1)黄河站 (2)东南 西北 (3)极夜 长城站 (4) ① ②
板书设计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一、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 1.淡水资源 2.矿产资源 3.生物资源 二、极地科学考察
思考题
你能说说南极和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哪些吗?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题。 教学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