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语选读要点和练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2:09: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09《论语》选读 专题复习 萧山二中语文组

2008学年第二学期 第六 周高 三 年级 语文 学科课外作业( 四 )

编制者:黄羽 完成时间: 20 (分钟)

【基础习题】

论语《君子之风》内容要点概括和习题巩固练习 【章节要点】

1、 教材要点概要:

①论述儒家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包括?道?、?德?、?仁?、?义?、?礼?、?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掌握?六艺?的知识技能素质。

②?君子?具体又有能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 2、 《指导意见》要点概要:

①7〃6、7〃19两章孔子自道的文字,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安贫乐道、可敬又可爱的夫子形象。感受夫子的高尚情怀和乐观精神。

②7〃6章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历年高考试题或模拟题】 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从中可以看出孔子表达了对君子的怎样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③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上面几个文段都体现了儒家安贫乐道的精神,但是在情感涉及的对象(或心境)的表述上却有所差异。请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句默写】

1.君子义以为质, ,孙以出之, 。 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 3. ,小人喻于利。

4.其未得之也, ;既得之, 。

5. , ,在陋巷, ,回也不改其乐。 6.不义而富且贵, 。

7.其为人也,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8.仁者不忧, , 。 9.知者乐水, 。

10. ,仁者静;知者乐, 。 11.士不可以不弘毅, 。

209

2009《论语》选读 专题复习 萧山二中语文组

2008学年第二学期 第八 周高 三 年级 语文 学科课外作业( 五 )

编制者: 刘保军 完成时间: 20 (分钟)

【基础习题】

论语《周而不比》内容要点概括和习题巩固练习 章节要点:

一、教材要点概要:

1、 理解儒家人际交往观中关于择友、察友、处友方面的主要观点

2、 学生结合自我,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论语》中择友、察友、处友观的看法。 二、《指导意见》要点概要:

1、理解孔子在察人、择友、处事、待人方面的观点; 2、联系?中庸之道?,深入理解孔子?和而不同?的人际交往原则; 3、深入阐发?君子?的含义;

4、思考孔子的人际交往观在当今社会的时代意义。

【历年高考试题或模拟题】 1、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孔子和曾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的交友之道。 (1)孔子和曾子的交友之道有什么不同? 答:

(2)你怎样评价他们的交友之道? 答:

2、.孔子说:?仁者爱人?;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请你从交友的角度,联系现实,谈你的理解。(《周而不比》) 答:

【名句默写】

1、 君子周而不比,____________。

2、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____________ ,损矣。 3、 君子不以言举人,____________。 4、 君子以文会友,____________。

5、 事君数,_______;朋友数,_______。 6、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____________。

7、 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____________。 8、 视其所以,_______,_______,人焉廋哉?

210

2009《论语》选读 专题复习 萧山二中语文组

2008学年第二学期 第五 周高 三 年级 语文 学科课外作业( 六)

编制者: 邓兰 完成时间: 20 (分钟)

【基础习题】

论语《诲人不倦》内容要点概括和习题巩固练习 章节要点:

1、 《指导意见》要点概要:

本章是论述学习的态度、方法及教学的态度和原则。孔子重视学习内容的选择,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提倡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式、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等,引导学生联系当前教育现状和自己的学习实际来体会其思想价值和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2、《教材》要点概要:

教育的作用17.2 17.3(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教育的对象15.39(普及性教育)教育原则(7.34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7.8 1.15 3.8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能够举一反三11.22因材施教)教育学习的态度(7.1述而不作) 【课文解读】

一、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

这两种说法,在孔子整个《论语》论述体系中,是不矛盾的。 这里,把?上知(智)?与?下愚?作为一种?气质?,即人的个性(不是本性),认为?下愚?是指那些自暴自弃的人,即自己不愿学习的人。这些人并不愚笨,相反?才力?有?过人?,如商朝纣王。因为不肯学善、向善,所以?不移?。

过去有种说法,说?上知?是指统治者,?下愚?指劳动人民,从而说孔子看不起劳动人民。这是不确的。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强调对不同人因材施教,并无排斥下层人学习。 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贡引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为什么孔子认为可以同子贡谈论《诗》?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三、说说您对孔子因材施教的体会。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基础、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论语》中有许多例子,集中体现在11〃22章中孔子对待子路、冉有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中。 四、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

所谓?述而不作?,是指只综合、阐述和宣传古代前贤的理论、学说、主张,而不创新立异、自立新说。这是孔子谦虚的说法,也跟他的政治倾向有关。孔子提倡?复礼?,向往周朝的礼仪、制度、文化,而当时现实是?历崩乐坏?,所以他更认为要大力宣扬古代文化。对于?述而不作?,一方面说明孔子?复古?的政治立场,以古代礼乐作为最高的标准。但另一方面,孔子在综述古代文化中形成自己的体系,有创新在,并非?传声筒?,更非今天一些?学者?东拼西凑、剪剪贴贴可比。 【历年高考试题或模拟题】

1、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211

2009《论语》选读 专题复习 萧山二中语文组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面对子路、冉有的同一问题,孔子的回答是完全不同的,这使得站在一旁的公西华很困惑。孔子的解释体现了他怎样的教育思想?如果子贡问同样的问题,孔子会如何回答?为什么?对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你有什么体会?

2、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面对子夏带有刁难性的问题,孔子是如何启发教育他的?

(2)本来是孔子在启发子夏,可为什么孔子却说“启予者商也”?

【名句默写】 1、子曰:?性相近也, 。? 2、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 ,则可谓云尔已矣。? 3、子曰:?不愤不启, 。 ,则不复也。? 4、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 , 。 5、子曰:?求也退, ;由也兼人, 。? 6、子曰:? , ,窃比于我老彭。?

212

搜索更多关于: 论语选读要点和练习 的文档
论语选读要点和练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bapa3wcvu5ap1c1l9m3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