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最苦与最乐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8 0:01: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最苦与最乐优秀

教案教学设计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苦乐观是一种人生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乐观。那么学者、思想家梁启超在*中是怎样论述自己的苦乐观的?下面是W为大家准备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最苦与最乐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 一、导入谈话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苦乐观是一种人生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乐观。那么学者、思想家梁启超在*中是怎样论述自己的苦乐观的?(板书课题、作者)

作者没有一般的谈苦与乐,而是把论题集中在“最苦与最乐”上。(在“最”字上加点) 二、快速阅读,整体理解

1、人生什么事最苦?作者是怎样得出答案的?(从第1、2段中找答案)

2、人生什么事最乐?作者是怎样引名言来论述的?(从第3段中找答案)

3、人们应该怎样对待责任?(从第14、15段中找答案) 提示:

1、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作者先用了一串排比设问句,提出了关于人生痛苦的许多的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2、责任尽了,算是人生第一乐事。作者引用古语、俗语、孔子的话,从解除心理负担,体会有活力的人间趣味这个侧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3、应该像君子那样,“把这种种责任揽在身上”、“日日在那里尽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卸却”。 三、精段研读,品位语言 研读第四段,明确如下要点:

1、“然则”--过渡衔接词语。(联系前一段的“翻过来看”,理解衔接严密的特点。)

2、“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设问句、句中引用名言。(联系1、3段开头的设问体味大处着笔、语言凝重的特

点;孟子的话“终身之忧”与前面“苦后是乐”说法似乎不一致,要正确理解。)

3、“曾子还说哩”--叙述语句,带上语气助词“哩”。(联系其他处的语气助词品位凝重中的轻灵。)

4、“那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对偶句。(从内容角度体味凝重;从词句的容量角度体味简练) 5、“苦中真乐”--苦乐观。(与“苦乐循环”、与“尽责任”联系起来看)

四、联系生活,思考讨论

1、联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自己感受,谈谈你对文中“苦乐循环”一句话的理解。

2、“知足常乐”的说法与*中讲的苦乐观是否一致?为什么? 3、你所希望的的快乐是什么?你认为如何实现? (要求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各抒己见) 五、课后研习,整理心得

1、搜集整理与第3、4段中的名言警句意思相近的格言、俗语、名句,注明出处;试试用来证明作者的苦乐观。 2、写一篇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 最 苦 与 最 乐 梁启超 最苦 最乐

贫?失意?老、死? 知足、安分、达观(不苦) 现象 欠钱没还 如释重负 负 恩惠未报 尽 心安理得 责 得罪人没赔礼 责 吃苦--真乐 任 该做没做 任 (苦乐循环) 本质 勇于责任,不逃避责任,能享受真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最苦与最乐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解作者生平,初步积累议论文相关知识,掌握文中“悲天悯人、任重道远”等词语意思。

2.初读*,理清课文论证思路,学习作者为人处世的态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最苦与最乐优秀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bho85itau1xkfw968ko77t6k14pna01b3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