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辽宁省大连市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9:08:5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众志成城卧虎藏龙地豪气干云秣马砺兵锋芒尽露披星戴月时书香盈耳含英咀华学业必成

辽宁省大连市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文综地理试题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深圳龙岗区自1993年建区以来,始终保持“创新与传统并存”的特色,先后形成了大芬油画村、大运软件小镇和龙岗天安数码城等一批科技型与文化型集聚区、近年来,在引进天安云谷、天安数码城等高新技术产业落户的闷时,仍注重发展甘坑客家小镇等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使客家文化得以维护和传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深圳龙岗区发展一批特色小镇的主要目的是 A.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B. 扩大城市规模 C. 解决就业问题 D. 改善生态环境

2. 近年来,在大芬油画村出现装裱、配框、画材和物流等配套服务业及艺术衍生品业,主要原因是

A. 政策优惠 B. 交通便捷 C. 协作便利 D. 科技先进 【答案】1. A 2. C 【解析】

.........

2. 近年来,在大芬油画村出现装裱、配框、画材和物流等配套服务业及艺术衍生品业,主要原因是协作便利,C对。政策优惠、交通便捷、科技先进是影响因素,不是配套服务业形成的主要原因,A、B、D错。

点睛:深圳龙岗区先后形成了一批科技型与文化型集聚区,发展一批特色小镇的主要目的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协作便利是形成配套服务业的主要原因。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劳动力数量少,解决就业问题不是主要目的。

在云南省的冲市,市政建设铺设在街道上的黑色玄武岩地砖,渗水性较好,耐用而又美观。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铺设的黑色玄武岩 A. 为图中的B类岩石 B. 为图中的C类岩石 C. 形成过程为图中的④ D. 形成过程为图中的⑤

4. 这种玄武岩地砖对城市环境建设的意义是

A. 增强地表径流,使城市内涝加剧 B. 有效增加下渗,减弱地表径流 C. 使热岛效应显著增强,气温升高 D. 促进地表径流蒸发,降低温度 【答案】3. B 4. B

【解析】

3. 铺设的黑色玄武岩是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根据图示箭头方向,沉积物形成的D是沉积岩。A能够形成B、C,说明B是侵入地壳上部形成的花岗岩,C是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浆岩。A是岩浆,变质岩高温熔化形成岩浆,E是变质岩。为图中的C类岩石,B对,A、C、D错。

4. 玄武岩有气孔,这种玄武岩地砖对城市环境建设的意义是有效增加下渗,减弱地表径流,B对,A错。岩石孔隙中蓄不水分,不会使热岛效应显著增强,C错。地表径流减少,蒸发量减少,D错。

珠江三角洲的一些村落至今仍保留着六百多年前以蚝壳做主体材料,用含有蚝壳灰、石灰、糯米饭、糖等泥合物粘结并镶嵌为墙的古建筑,称为“蚝宅”(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蚝宅”

A. 就地取材,但严重破坏海洋生态 B. 墙体棱角多,防火耐高温性能好 C. 墙体坚固,可以抵御台风侵袭 D. 墙体空隙大,利于室内保湿 6. 当地“蚝宅”最合理的利用方式是 A. 将当地人口迁出,建立博物馆 B. 在当地大量推广“蚝宅”建设 C. 吸引外来人口定居,提高房屋利用率。 D. 发展房屋租赁,促进民俗旅游 【答案】5. C 6. D 【解析】

5. “蚝宅”就地取材,利用海滩上的蚝壳作原料,一些村落至今仍保留着六百多年前以蚝壳做主体材料,说明用量小,不会破坏海洋生态,A错。墙体棱角多,防火耐高温性能差,B错。墙体坚固,可以抵御台风侵袭,C对。用含有蚝壳灰、石灰、糯米饭、糖等泥合物粘结并镶嵌为墙,墙体空隙小,不渗水,利于室内防潮,D错。

6. 当地“蚝宅”最合理的利用方式是发展房屋租赁,促进民俗旅游,D对。将当地人口迁出,建立博物馆,面临移民安置问题,A不合理。在当地大量推广“蚝宅”建设,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B不合理。吸引外来人口定居,提高房屋利用率,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C不合理。 我国某段盘山公路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一边是墨绿色的柳杉林;一边是秋天的丰收之景,一边是夏季的希塑之色,一路穿越两季的美景,让人目不暇接。下表示意水杉、柳杉生长习性对比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影响公路两侧分别是水杉林和柳杉林的主要因素是 A. 热量 B. 降水 C. 地势 D. 土壤 8. 观赏此美景的最佳季节是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答案】7. D 8. C 【解析】

7. 自然地理界线是模糊的,同一公路两侧热量、降水、地势没有区别,A、B、C错。植被分别是水杉林和柳杉林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水杉适宜酸性土壤,柳杉适宜水质土壤,D对。 8. 观赏此美景的最佳季节是秋季,秋季色彩丰富,一边绿、一边黄,一边夏、一边秋,景色更美,C对。春季刚长新叶,夏季两侧都是绿色,冬季一边叶片枯落,景色都单调,A、B、D错。

点睛:自然地理界线是模糊的,同一公路两侧热量、降水、地势没有区别。根据植物习性,判断植被差异的原因是土壤。观赏此美景的最佳季节是秋季,秋季色彩丰富。

大凌河是辽西最大的河流,含沙量大,洪灾频繁。明代以来,大凌河口或向南持续迁移,或向北跳跃。在往复摆动变迁的过程中,有的时期地转偏向力起主导作用,有的时期受河流堆积抬高地势或地壳运动改变地势的彩响较大,同时,海洋对河道变迁也有一定影响。下图为

明代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及河口变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明代时期,大凌河下游河道向南持续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转偏向力 B. 地势高低 C. 海洋作用 D. 人类活动

10. 明代后期至民国时期,大凌河下游河道向北跳跃间期 A. 河道加宽变深 B. 地壳运动稳定 C. 河流含沙量减少 D. 海岸线退缩 11. 治理大凌河下游河道洪灾的最根本措施是 A. 修建水库,疏通河道 B. 增加河流入海通道 C. 加固下游堤坝 D. 加强中上游的水土保持 【答案】9. A 10. B 11. D 【解析】

9. 明代时期,大凌河下游河道向南持续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右侧是南岸,A对。地势高低影响,可能使河道向北迁,不是主要因素,B错。海洋对河道变迁也有一定影响,海洋作用影响小,C错。历史上,人类活动影响小,D错。

辽宁省大连市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bnf6400of76vac3ljxx41z4g1sgcd0188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