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货币 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后期存款。
货币制度 是指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
格雷欣法则 双本位制是金银副本位制的典型形态,但这又与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发生了矛盾,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又称为“格雷欣法则”。 企业信用 是指以企业作为融资主体的信用形式,即由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者或债务人的融资活动。 主要包括:商业信用、银行贷款、企业的债券融资、企业的股权融资。 衍生金融工具是在原生金融工具之上派生出来的可交易凭证,如各种金融期货合约、期权合约、掉期合约等。
证券行市 是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时的实际交易价格。
资本市场 是指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又称长期长期资金市场。
货币市场 是指期限在1年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国库券市场、回购协议市场
金融全球化 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资本在全球各地区、各国家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地决定,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基础货币 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流通领域中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货币乘数 货币的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货币政策 广义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现代通常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所涵盖的范围则限制在中央银行行为方面,即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金融深化 当金融业能够有效的动员和配置社会资金经济发展,而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大了金融需求并刺激金融业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就可以形成一种互相促进和互相推动的良性循环状态。
金融压制 当由于政府对金融业实行过分干预和管制政策,人为压低利率和汇率并强行配给信贷,造成金融业的落后和缺乏效率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呆滞反过来又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就会陷入一种相互掣肘和双双落后的恶习循环状态。
重要问题(简答题对答案进行简化。) 1、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什么特点?
A.现在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 B.现实中的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C.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调控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2、介绍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32-33 A、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B、汇率安排多样化;
C、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运用国内经济政策,汇率政策,通过国际融资平衡国际收支,通过外汇储备的增减来调节)。
3、与直接融资相比,间接融资的优点和局限性有哪些?64
与直接融资相比,间接融资的有点在于,第一,灵活便利。金融机构作为借贷双方的中介,可以提供数量不同和期限不同的资金,可以采用多种金融工具和借贷方式供融资双方选择。第二,安全性高。间接融资的风险主要由金融机构来承担,而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资产负债的多样化分散风险。第三,规模经济。金融机构一般都有相当大的规模和资金实力,有能力利用现代化工具从事业务,雇佣各种专业认识进行调研分析,可以在一个地区、国家甚至世界范围内调度资金。
局限性,第一,隔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减少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第二,金融机构要从经营中获取收益,从而增加了筹资者的成本,相对减少了投资者的收益。
4、从我国现阶段实际出发分析,决定与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97-98
一.利润水平,二,资金的供求状况,三物价变动的幅度,四,国际经济环境,五政策性因素。
5、要充分发挥利率的作用应该具备哪些条件?103
一、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这是指利率不是由少数银行寡头协定或政府认为决定的,而是主要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决定的机制。
二、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在利率中,各种利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当其中的一种利率发生变动时,另一种利率也会随之上升或下降,进而引起整个利率体系的波动,这就是利率之间的联动机制。
三、适当的利率水平。过高或过低的利率水平都不利于利率作用的发挥。
四、合理的利率结构。利率水平的变动只能影响社会总供求的总体水平,而不能调整总供求的结构和趋向,也不能调整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及其发展比例等。 6、请对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体系做简要介绍。121
我国目前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从1994年逐步形成并仍处于完善过程之中。
这一体系以人民银行为核心,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各种金融机构并存。
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最高金融管理机构,对各类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
具体构成包括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7、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为什么要统筹考虑三个基本原则?144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简称“三性”原则。 一、盈利性、追求盈利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银行开办那些业务项目,首先看这些项目能否为银行创造盈利。
二、流动性,遵循流动性原则是银行这种特殊金融企业的性质所决定的。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等要求的能力。要保持流动性,银行一方面在安排资金运用时要保持流动性,另一方面要主义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使自己能在必要时候获得足够的融资。 三、安全性、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中要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安全性是银行资产正常运营的必要保障。银行资金来源有90%以上是负债和借款,而其资金运用则绝大部分是贷款和投资,贷款和投资不仅存在利息不能支付的风险,还存在本金不能收回的风险。 商业银行经营的三个原则既相互统一、又有一定的矛盾。如果没有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也就不能最后实现;流动性越强,风险越小,安全性越高。但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存在一定的矛盾。一般而言,流动性高,安全性高的资产其盈利性则较低,而盈利性较强的资产,则流动性较弱,风险较大,安全性较差。由于三个原则之间的矛盾,使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必须统筹考虑三者关系,综合权衡利益,不能偏废其一。一般应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的最大化。
8、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有哪些不同?219
第一,资本市场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较长。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期限至少为1年,最长的可达数十年。第二,市场交易的目的主要是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在资本市场上筹措的长期资本主要用于补充固定资本、扩大生产能力。第三,资金借贷量大。巨额的资金主要用于满足长期投资项目的需要。第四,市场交易工具特殊。作为资本市场交易工具的有价证券与短期金融工具相比,收益高而流动性差,价格变动幅度大,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投机性。
9、简述国际储备的含义和作用。258/260-261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官方所拥有的可随时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接受的一切资产。
国际储备的作用:
一在一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时起缓冲作用, 二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三可作为外债还本付息的最后信用保证,并有助于提过国际资信。 10、长期国际资本流动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有什么区别?
长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的跨国流动。短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一年或一年以下的资本的跨国流动。两者的区别有:(1)投资目的不同。长期资本流动是为了达到获利和控制的目的进行投资的;短期资本流动是为了资金安全、保值、获利以及经营业务的需要进行投资的、(2)投资的期限与稳定性不同。长期资本流动投资期限较长,一般比较稳定;短期资本流动投资期限较短,具有不稳定性、(3)对一国货币供应量影响不同。长期资本流动一般影响一国的货币供应量;短期资本流动可以迅速直接影响到一国的货币供应量。(4)对汇率、利率影响不同。长期资本流动一般不影响汇率、利率;短期资本流动对汇率、利率有重要影响。
11、当前国际资本流动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中国实际谈谈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276-278(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自己在变动一下。) 当前国际资本流动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主要出于一下原因:
(1)经济原因: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资本供给与需求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原因。发达国家的过剩资本,要到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上寻找获利空间,称为国际资本流动供给的主要来源。一国国际收支的平衡,尤其是经常账户逆差;国内储蓄不足形成“储蓄-投资”缺口;出口收入不足以支付进口所需,形成外汇缺口;以及巨大的投机性国际资本需求形成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需求。
(2)金融原因:一是由于国际范围内存在着巨额的金融资产,需要通过国际资本流动实现保值和增值;二是由于各个金融市场的收益率和风险状况存在巨大差别,国际资本通过在不同的金融市场上流动有利于实现收益和风险的最佳组合。
(3)制度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逐步放松外汇管制、资本管制乃至于金融管制,逐步开放本国的银行信贷和证券市场,这些金融自由化的制度安排大大推动了国际资本的流动。
(4)技术及其他因素:科学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在银行业的广泛运用,将世界各大金融中心连为一体,使得国际资本流动的便利度和速度都大为加快。
国际资本流动的有利影响主要有:(1)一体化效应:国际资本流动有利于实现全球经济一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