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Amplitude-Shift Keying,ASK)、频移键控法(Frequency-Shift Keying,FSK)以及相移键控法(Phase-Shift Keying,PSK)。另外,还有一种将振幅和相位变化结合起来的机制叫正交调幅(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
(4)数字信号使用数字信道传送:要是数字信号在数字信道上传送,需要对数字信号先进行编码。常见的数据编码方式主要有不归零码、曼彻斯特编码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三种。
3、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的概念。
4、尼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
尼奎斯特定理给出了求无噪声信道最大数据传输率的公式,即最大数据传输率=2Hlog2V, 单位为“比特位/秒(bps)”。
尼奎斯特公式与振幅和相位变化相结合出题,课堂上讲解过!!!
香农定理给出了求有噪声信道最大数据传输率的公式,即最大数据传输率=Hlog2(1+S/N), 单位为“比特位/秒”,S/N为信噪比,通常用公式10lgS/N转换为由分贝(dB)作为度量单位的值。
5、传输介质及特性。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介质
6、物理层设备及特点。 中继器、集线器
7、多路复用的概念
频分多路复用(FDM)、时分多路复用(TDM)、波分多路复用(WDM)、码分多路复用(CDM)
8、计算机网络(Andrew编,第四版)教材第二章的典型习题 P149试题2至6
P149试题7 在1?m波长上,在0.1?m的频段中有多少带宽?
P150试题20、22,23,24 P151试题31,33,41,42 P152试题43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2、通常数据链路层向网络层提供哪些服务? 3、为什么要成帧?成帧的方法有哪些?
含位填充的分界符法:每一帧的开始和结束都使用一个特殊的位模式01111110。避免数据中出现这个位模式的方法:当发送端的数据链路层碰到数据中5个连续的位“1”时,它自动在输出流中填充一个位“0”。当接收方看到5个连续的输入位“1”,并且后面是位“0”时,则自动去掉此“0”位。
4、常用的流量控制方法?
5、纠错编码、检错码、码字的概念。
通过(m+r+1)?2r可以求得用于纠正单个比特错误所需校验位数目的下界,其中m表示数据比特长度,r表示校验比特长度。
6、什么CRC(循环冗余校验码)?如何计算CRC? 信息多项式、生成多项式、生成多项式的特点
7、基本数据链路层协议(协议1,2,3)、滑动窗口协议(协议4,5,6)要全部掌握。包括课堂讲解过的习题
8、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面向位的协议,使用位填充。共有三种帧类型(信息帧、管理帧、无序号的帧),三种帧中的Next是一个捎带的确认(所捎带的是
期望接收的下一帧),而信息帧中含序列号域Seq。校验和域是一个循环冗余校验码。 其它面向位的协议:SDLC, ADCCP, LAP, LAPB
9、PPP(点到点协议)提供3类功能:
(1)一种成帧方法,采用字节填充,并使用循环冗余校验码检错。
(2)一个链路控制协议LCP,用于启动线路、测试线路、协商参数、关闭线路。支持同步和异步线路、也支持面向字节的和面向位的编码方法。
(3)一种协商网络层选项的方法NCP,并且协商方法与所使用的网络层协议独立。 PPP的协议域指明净载荷域中是哪种分组,如LCP, NCP, IP, IPX, AppleTalk等协议的分组。
10、计算机网络(Andrew编,第四版)教材第三章的典型习题 P205试题2,3,5 P206试题15,16,17,18
P206试题26 答:根据题意,应为协议5,接收窗口只能为1。 P206试题27 通过此题,应记住协议6中NAK的作用。 P207试题29,30,31,32,36,37
第四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1、广播式信道的特点?
2、单个信道分配问题?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 3、静态分配信道的优缺点? 4、动态分配信道的优缺点?
5、讨论动态信道分配方案涉及的五个关键假设:站模型、单信道假设、冲突假设、连续时间和分槽时间、载波检测和无载波检测。其中,单信道假设是核心。多路访问协议讨论建立在单信道竞争和冲突模型之上。 6、典型多路访问协议——CSMA
每个站都先监听是否存在载波(即是否有传输),然后采取相应的动作。分为持续CSMA和非持续CSMA。
持续CSMA又分为1-持续CSMA和p-持续CSMA。上述三者的比较。 7、典型多路访问协议——CSMA/CD
IEEE 802.3是局域网的主导标准,采用带冲突检测的CSMA,即CSMA/CD。 CSMA/CD可能处于三种状态之一:竞争、传输、空闲。
竞争周期长度的确定:对网络中相距最远的两个站,从其中一个站发送数据开始计时,到另一个站能够侦听到其传输的信号为止,这段时间?使得此网络中所有其它站都能侦听到传输信号,但需要2?,发送站才能确认已发数据是否冲突。因此,2?可以作为竞争周期长度,也称冲突时间片。在实际的协议中,往往加了较大的余量,比如,在以太网中。
8、二进制指数后退算法的基本思想? 9、无冲突介质访问子层协议有哪些?
10、无线LAN使用CSMA遇到的问题:隐藏站问题、暴露站问题。简单描述。 11、以太网(IEEE 802.3)与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的载波侦听的特点比较? 12、常用的无线局域网的多路访问机制?
CSMA/CA协议支持竞争访问机制。无竞争的传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RTS/CTS机制,这种机制可以解决隐藏终端问题;另一种是点协调功能(PCF)的实现机制。
13、IEEE 802.3是有线局域网——以太网的标准,规定了物理层、MAC子层,其上有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定义在IEEE 802.2中),实际以太网产品忽略了LLC。
10M以太网介质:10Base5(粗同轴电缆)、10Base2(细同轴电缆)、10Base-T(双绞线,曼彻斯特编码)、10Base-F(光纤)
100M以太网(IEEE 802.3u)介质:100 Base-T4(双绞线,8B/6T编码)、100Base-TX(双绞线,4B/5B编码)、100Base-FX(光纤)
1000M以太网(IEEE 802.3z)介质:1000 Base-T(双绞线)、1000 Base-CX(双绞线)、1000 Base-SX(光纤,8B/10B编码)、1000 Base-LX(光纤,8B/10B)
尽管速度提高,但以太网MAC帧格式未变,仍采用CSMA/CD。但是在物理层要采用一些措施,如载荷扩充(由硬件填充一些数据)、帧串(由发送方将多个帧连接在一起发送)。
采用双绞线的以太网组网拓扑——星形拓扑,用作星形节点的设备——集线器或交换机(通常为交换机)。
以太网的物理层编码——曼彻斯特编码:每个比特位的周期分成相等的间隔,比特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