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好资料
甲
乙
丙
丁
解析:(1)欲确认果胶酶的最适pH,应在改变pH之后再让酶与底物混合,故方法二更科学。(2)搅拌可增大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3)本实验中pH为自变量,果汁体积为因变量,pH对果胶酶活性(或果汁出汁率)的影响曲线应呈“钟形曲线”。
答案:(1)方法二 方法二的操作能够确保酶的反应环境从一开始便达到实验预设的pH (2)酶和反应物充分地接触 (3)果汁体积 甲
15.某实验小组进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制备,并开展游离酵母和固定化酵母发酵产酒酒精度的比较。请回答下列问题:
产酒酒精度的比较
时间/d 0 2 4 6 游离酵母 0 1.0 2.1 固定化酵母 0 2.5 4.2 5.0 5.4 6.0 3.2 8 10 12 3.9 4.3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4.6
6.4
(1)制作凝胶珠的实验步骤是:酵母细胞的活化→______________→配制海藻酸钠溶液→__________→固定化酵母细胞。
(2)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是______________。
(3)图中钙离子的作用是使胶体聚沉,海藻酸盐起__________的作用。
(4)该小组将制备好的固定化酵母与游离酵母分别放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定时记录发酵液中酒精度的变化。
①实验过程中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发酵”的条件是__________,要求条件相同是为了确保__________。
②由表可知,固定化酵母和游离酵母发酵都能产生酒精,但固定化酵母在发酵前期的延迟期的时间比游离酵母发酵前期的延迟期的时间要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步骤为: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该实验的关键是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盐起载体的作用,用于包埋酵母细胞。酵母菌酒精发酵过程是细胞内酶的催化过程,需要在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下进行,两组实验的条件相同,才能够确保无关变量相同,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由表可知,在12 d的发酵时间里,固定化酵母发酵产酒酒精度从0度到6.4度,游离酵母发酵产酒酒精度从0度到4.6度,而且固定化酵母发酵产酒酒精
度在第4天即达到4.2度,表明其延迟期短。
答案:(1)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的CaCl2溶液 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 (2)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3)包埋酵母细胞(或载体) (4)①适宜的温度、pH等 单一变量 ②短
16.(2016届四川米易中学高三月考)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问题:
Ⅰ.现有磨浆机、烧杯、滴管、量筒、玻璃棒、漏斗、纱布、苹果、试管、蒸馏水、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一定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下表是某小组利用上述材料进行的有关实验:(“/”表示不加), 请回答下列问题: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烧杯 甲 20 mL 2 mL 2 mL蒸馏水 15分钟 乙 20 mL / 2 mL蒸馏水 15分钟 丙 20 mL 2 mL 2 mL盐酸溶液 15分钟 丁 20 mL 2 mL 2 mL氢氧化钠溶液 15分钟 操作顺序 1 2 项目 加入苹果泥 ① 3 加入不同液体 4 水浴恒温,玻璃棒搅拌 (1)表中①处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烧杯甲、丙、丁的结果可知:_______能影响酶的活性。
(3)若要验证果胶酶的作用,应把_______两个烧杯同时取出并过滤相同时间,观察并比较____________。
Ⅱ.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是_______法;一般情况下,提取胡萝卜素时,提取效率与原料颗粒的含水量成____比;将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的结果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A、B、C、D四点中,属于标准样品的样点是_______;乙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技术和实验设计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综合运用的能力。Ⅰ.(1)依据提供实验材料可知①处应是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 (2)甲、丙和丁的自变量是酸碱度的不同,故是酸碱度影响酶的活性。 (3)甲和乙的自变量是否加入果胶酶,要验证果胶酶的作用就应把甲和乙进行比较,因为果胶酶能分解细胞壁提高果汁的澄清度,因此可以比较二者的澄清度。Ⅱ.提取胡萝卜素常用萃取法,提取效率与原料颗粒的含水量成反比,图中因为A和D没有其他色素带,因此A和D应是标准样品,乙是提取出的其他色素和杂质。
答案: Ⅰ.(1)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 (2)pH值(酸碱度)或pH(酸碱度)是否 (3)甲与乙 果汁的体积与澄清度
Ⅱ.萃取 反 A和D 其他色素和杂质
更多精品文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