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污染程度严重,造成风筒、电缆、机电设备、皮带管架等积尘较大时,应安排每周至少清扫冲洗一次。
2.2防止火源产生
引起煤尘爆炸的点火源很多,主要分为四类,即明火火焰、炽热表面和炽热气体、机械摩擦和撞击火花和电火花。
1)严禁携带烟火入井、使用灯泡取暖、井下拆开、敲打、撞击矿灯。井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必须严格执行“一焊一审批”制度。井口房、主要通风机房20m范围以内,禁止有明火。
2)入井电器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规定,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运电器设备。井下供电要做到 “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
3)在摩擦发热的部件上安设过热保护和温度检测报警断电装臵。每班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摩擦高温点。避免截割坚硬岩石。为了防止产生摩擦冲击火花,综采机、连采机不得割顶割底。
4)加强爆破管理,爆破作业必须遵守《规程》有关规定。 2.3防止煤尘事故扩大的措施
优化通风系统,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各采掘面实行独立通风;在巷道中设臵辅助隔爆设施,盘区和主要通风巷道应设臵主要隔爆设施,一旦发生煤尘爆炸时能有效阻隔爆炸蔓延,防止其继续传播发展,减少危害。按照准格尔煤管局要求,八井人员必须配戴隔离式自救器。每季度通风队专职人员对所有自救器进行气密性检查及称重检查,不合格的立即进行替换。
3、应急响应及紧急救灾措施
当爆炸事故发生后,采取正确措施、积极抢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防止出现连续爆炸是救灾工作的重心
16
获悉井下发生爆炸后,矿长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灾情,然后判断灾情的发展趋势,及时果断地做出决策,下达救灾命令。
3.1必须了解询问的内容 1)爆炸地点几起事故波及范围。 2)人员分布及其伤亡情况。
3)通风情况(风量大小、风流方向、风门等通风构筑物的损坏情况)。 4)灾区瓦斯情况(瓦斯浓度、烟雾大小、CO浓度及流向)。 5)是否发生了火灾。
6)主要通风机工作状况(是否正常运转、防爆门是否被吹开、风机房水柱计是否有变化)。
3.2必须分析判断的内容 1)通风系统破坏程度。 2)是否会产生连续爆炸。 3)能否诱发火灾。 4)可能的影响范围。 3.3下达命令
1)安全切断灾区电源。
2)撤出灾区和可能影响区的人员。 3)向公司报告并召请救护队。 4)成立抢救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
5)保证主要通风机运转。派机电和通风人员职守风机房。 6)保证人员辅助运输运转,满足运输要求。 7)核查井下人员,控制入井人员。
8)救护队按照救灾方案抢救遇险人员、侦察火情、扑灭火灾。 9)命令有关单位准备救灾物资,医院准备抢救伤员。
17
4、煤尘灾变处理要点
1)如果只是煤尘引起爆炸,应及时恢复通风系统,排放有毒有害气体,扑灭爆炸引起的火灾,查明引起爆炸的真实火源,防止引爆积聚的瓦斯。
2)如果是瓦斯爆炸引起的煤尘爆炸,按瓦斯爆炸处理措施执行。 3)对因煤尘爆炸引起火灾,可参照外因火灾处理方法进行灭火。 5、灾变现场人员应急要点
1)当灾害发生时,一定要镇静清醒,不要惊慌失措,乱喊乱跑,应立即背朝声响和气浪传来的方向,伏卧底板或水沟内。头部要尽量低、双手臵于身体下面、闭眼,尽可能用衣物等盖严身体身体裸露部位。
2)在爆炸的瞬间,要屏住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的高温气体,避免中毒和灼伤气管、内脏。
3)迅速取下自救器,按照使用方法代号,高温气浪及冲击波过后,应立即辨别方向,寻找最短的距离进入新鲜去,并按照避灾路线,尽快逃离灾区。
4)已无法逃离灾区时,应设法进入避难硐室,或在顶板坚固、支护完整、无有害气体,有水源或水源较劲的地方构筑临时避难所暂避,等待救援。
18
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后的避灾路线
1、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后的避灾路线
综采工作面发生火灾时的避灾原则:迎风撤离或就近撤到进风流中。当工作面的火势不大且人员能从火灾区通过时,避灾路线为:
F6103综采工作面→辅助运输顺槽→辅助运输大巷→副斜井→地面。 当工作面火势大工作面下风侧人员无法从火区通过时,上风侧人员避灾路线与上相同,下风侧人员避灾路线为:
F6103综采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辅助运输大巷→副斜井→地面。 2、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后的避灾路线
F6105辅助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F6105辅助运输顺槽→辅助运输大巷→副斜井→地面。
F6105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F6105运输顺槽与F6107辅运顺槽联络巷→F6107辅助运输顺槽→辅助运输大巷→副斜井→地面。
F6102辅助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F6102辅助运输顺槽→大巷4#联络巷→辅助运输大巷→副斜井→地面
F6102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F6102运输顺槽→联络巷→回风大巷→水泵房管子道→水泵房→辅助运输大巷→副斜井→地面
大巷延伸掘进工作面→通过延伸大巷(大巷4#联络巷)→辅助运输大巷→副斜井→地面
3、主斜井、副斜井、总进风巷、大巷发生火灾避灾路线
主斜井、副斜井、总进风巷、辅助运输大巷区域人员→沿大巷及井筒→地面。
胶带输送机大巷人员→就近联络巷→辅助运输大巷→副斜井→地面。 回风大巷人员→就近的大巷联络巷→辅助运输大巷→副斜井→地面。
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