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半截蜡烛
学习目标:
1、牢固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剧本的语言特点。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1、认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完成预习案
2、认真研读导学案,了解剧本特点,认真完成预习案。
知识链接
剧本就是通过人物对话和提示语来推动情节刻画人物的。
预习案
阅读初体验,整体感知
1.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 2.聚精会神地看。( )
3.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 4.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静。( )
预习自测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我的疑问,至少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探究案——研读课文,深入挖掘
探究一、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探究二
讨论: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联络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是谁的贡献最大?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由。
拓展阅读
生死攸关的烛光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第厄普市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瑙德夫人。她的大
1
夫被德军俘虏了,留下两个幼小的儿女:十二岁的雅克和十岁的杰奎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这母子三人都参加了当时的秘密情报工作,投身到为祖国解放而斗争的光荣行列。 每周的星期四晚上,一位法国农民装扮的人便送来一个小小的金属管,里面装着地下工作人员搜集到的绝密情报。伯瑙德夫人的任务就是保证把安安全藏好,直至盟军派人来取走。为了把情报藏好,伯瑙德夫人想了许多办法,她先是把金属管藏在一把椅子的横档中,以后又把它放在盛着剩汤的铁锅内。尽管他们安全地躲过了好几次德军的突然搜查,但伯瑙德夫人始终感到放心。最后,她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装着情报的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外面小心地用蜡封好,然后把蜡烛插在一个金属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几次严密的搜查。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其中一个是本地区情报部的官员。他们坐下后,一个少校军官从口袋中掏出一张揉皱的纸就着黯淡的灯光吃力地阅读起来。这时,那位情报部的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后放到长官面前。情况是危急的,伯瑙德夫人知道,蜡烛烯燃到铁管处就会自动熄灭,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一声危机似乎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精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房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瑙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儿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这时候,儿子雅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房子顿时暗了下来。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灯就不行吗?”一手把烛台夺回。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但在斗争的最后阶段,自己必须在场。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最后的时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一把拉她到身边,用亲切的声音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来,我给你讲讲我的路易莎好吗?”杰奎琳仰起小脸,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不过??司令官先生,今晚我的头很痛,我想睡觉了,下次您再给我讲好吗?”“当然可以,小姑娘。”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们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
训练案
一、下面带点的字在不同的词里读音相同吗?请注上正确的读音。
2
应该( ) 埋伏( ) 行业( ) 应付( ) 埋怨( ) 不行( )
二、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打“√”
(玩 完)好无损 不(动 洞)声色 安(居 住)乐业 不惜(代 带)价 若无(奇 其)事 了(于 如)指掌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1、 近义词:猛烈——( ) 严肃——( ) 凝视——( ) 2、 反义词:昏暗——( ) 讨厌——( ) 温柔——( )
四、根据意思写成语,然后按照要求做题。
1、形容很小心的样子。 ( ) 2、很完整,一点儿也没受到伤害。 ( ) 3、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 ( ) 4、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静。 ( ) 将这四个成语练成一段话,不少于100字。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是一个短小的( ),写的是在( )期间,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把( )藏在( )中,危急关头巧妙地与德军周旋,保住了绝密情报的故事。 2、“又把那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蜡烛点燃”“蜡烛越燃越短”“杰奎琳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这三句话都写到了蜡烛,其作用是突出了( ),同时衬托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 )、( )和( )。
六、课外阅读。
鲤鱼告状
鲤鱼拖住鱼钩,撕撕扭扭地到法庭去告状。他对法官哭诉道:
“鱼钩真是把我们鱼类害得好苦呀!他三番五次要谋杀我们一家人的性命,它作恶多端,罪行累累——我的嘴唇皮是被他钩破的,现在,左边还有一块伤疤;我的弟弟已经被他陷害了;我的老婆,半个月前,也险些遭了他的毒手。还有,两天前,他在河中央拦路抢劫,我的叔叔的尾巴,给他钩掉了几片鱼鳞!……
法官记下鲤鱼全部的状词,才又讯问鱼钩说: “被告人鱼钩,你有什么说的?”
”公正的法官先生!”鱼钩不慌不忙地说道,“鲤鱼说的全都是事实,但是对于它一家人贪吃钓饵那回事,他为什么却一字不提呀?” 阅读练习
1.比一比,加拼音,组词语。
3
劫( )( ) 钩( )( ) 怯( )( ) 钓( )( )
2.照样子写词语。
撕撕扭扭 罪行累累
3.将下列带数字的成语补充完整。
( )番( )次 ( )光( )色 ( )牛( )毛 ( )举( )得 ( )花( )门 朝( )暮( )
4.用下列词语造句。
(1)作恶多端: (2)不慌不忙:
5.根据寓言内容,请你替鲤鱼填写诉状。
诉状
原告: 被告:
案由:被告人犯谋杀抢劫罪,请依法判决。 事实与理由:
(1) (2) (3) (4)
综上事实,被告人三番五次要谋杀我们一家人的性命,作恶多端,罪行累累。特向法院起诉,请依法判决。
具状人:鲤鱼 *年*月*日
6.如果你是法官,你觉得鲤鱼有理,还是鱼钩有理?或者有什么其他想法?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