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资料
安全职业健康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1、《职业病防治法》所指的职业病定义是什么?
答: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
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什么是职业危害?
答:职业危害又称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
能导致职业病及各类职业健康损害的各种危害。 3、什么是安全生产?
答:安全生产就是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没有设备或财产损
失的状况,即人不受伤害,物不受损失。 4、什么是劳动保护?
答: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单位为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
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方法、组织和技术措施的总称。 5、什么是“四不放过”原则? 答:⑴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⑵事故责任人未收到处理不放过;
⑶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⑷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6、什么是高处作业?
答: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
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7、中暑以后怎么办?
答:⑴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
料。还可以在额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⑵对于重症中暑者应迅速将其送至医院。若远离医院,可用湿床单或衣服包裹病人并给以强力风扇,以增加蒸发散热。 8、我国有关职业健康的法律、法规有哪些?(任意答出三种即可得分)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防护条例》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等。
9、存在职业危害的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有哪些?(任意答出三项即可得分) 答:⑴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⑵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⑶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⑷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⑸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⑹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⑺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
⑻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⑼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
⑽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10、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
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哪些职业卫生要求?(任意答出三项即可得分)
答:⑴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⑵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⑶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⑷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⑸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⑹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11、劳动者享有哪些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任意答出三项即可得
分)
答:⑴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⑵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⑶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⑷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⑸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⑹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⑺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 提出意见和建议。
12、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是指什么?
答: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3、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
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哪些内容?
答: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1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
应当告知劳动者哪些内容?
答: 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
施和待遇。
15、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当包括有关个人健康的哪些资料? 答: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资料。 16、什么是尘肺?
答:尘肺是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
主的全身性疾病。 17、什么是生产性毒物?
答: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产生、并能引起人体损害的化学物质。 18、《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的职业病必须同时具备哪四方面的条
件?
答:⑴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⑵必须是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⑶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
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
⑷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19、职业病有害因素来源于哪几个方面?
答:职业病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3个方面:
⑴由生产工艺产生或存在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如:一
氧化碳、二氧化硫、铅烟、粉尘)、物理因素(如:高温、高压、高湿、噪声、振动、各种辐射)、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
⑵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工具
不合理、劳动时间过长或安排不当、个别器官使用过度、劳动体位不良等。
⑶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它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
20、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什么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任意答出三
项即可得分)
答:A、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的
职业卫生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B、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C、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D、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E、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价制度; F、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1、建设部门在新、改、扩建项目中应如何做好职业病危害前期
预防?
答:⑴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
危害预评价报告;
⑵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⑶竣工验收前应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最后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2、用人单位怎样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答:⑴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⑵建立和健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相关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⑶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环境和条件; 23、劳动者怀疑有职业病应怎么办?
答:如劳动者怀疑患有职业病,一是要尽快到已取得职业健康检
查资格的医疗机构就诊,初步断定自己所患的疾病是否与所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果不能排除职业病,需要带齐职业相关资料,主要包括经用人单位确认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原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以及当地健康检查资料等,到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已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病诊断机构作进一步诊断;二是不要背上思想包袱,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如果真的患上职业病,则要积极争取自身合法权益,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4、开展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及职业健康检查应找哪些部门?
word完美格式
专业资料
答:用人单位的建设项目需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以及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的必须由依法设立并已取得省级以上的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同样也应当由省级以上的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尚未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认证擅自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或者医疗卫生机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将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予以处罚。因此,用人单位需开展职业卫生检测、评价及职业健康检查时,一定要找已取得资质认证和经批准的医疗卫生部门进行。 25、《安全生产法》规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应负的
职责是什么?
答: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
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6、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哪些因素? 答:⑴病人的职业史;
⑵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 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 27、《安全生产法》中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享有哪些权利? 答:工伤保险和伤亡赔偿权;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安
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权;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安全生产工作建议权;获得劳动用品防护权;获得安全生产教育教训权。 28、劳动保护用品的作用是什么?
答:使用劳动保护用品,通过采取阻隔、封闭、吸收、分散、悬
浮等措施,能起到保护人体的局部或全部免受外来侵害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主要的防护措施。 29、《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有哪些?
答: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
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30、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怎么做? 答:应当立即组织对受伤害人员的施救;在确保不发生对人员伤
害和不扩大事故损害的情况下,组织现场救援;并在1小时
word完美格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