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在语文生活上提出了两个口号: “白话文运动”,彻底动摇了文言文在书面语中的统治地位; “国语运动”,在口语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北京语言的标准地位。“国语运动”有两大宗旨: 一是“国语统一”; 二是“国语普及”。“国语统一”的口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推行注音字母,传习“国语话和国语文”;二是添设闰名字母,调查方言,改良方言文学。——《全国国语运动大会宣言》(1926.1.1黎锦熙) “国语普及”的口号,也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提倡“国语字”,增加义务教育和平民教育的效率,即提高民智;二是给汉字和古文以相当的地位,解除普通教育和人才教育的困难,即以保存古文化。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
历时的比较,即与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相比。
共时的比较,即与世界上其他语言的比较。 1、语音特点 1)有声调:
声、韵、调是汉语音节的三要素,其中,声调是音节的标志。外语的音节通常以元音为标志,两个元音就是两个音节。汉语的复韵母即使两个元音(好hǎo)或三个元音(教jiào)也是一个音节。
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没有入声
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都有入声。古代入声音节在现代汉语中分别归并平、上、去三个声调中。有些方言仍然保留入声声调。 2)辅音:
以清辅音为主.浊辅音只有m、n、l、r,? 没有复辅音,音节界限分明,结构简单。 英语等外语有浊辅音和复辅音;古代汉语也曾存在过复辅音;现代汉语没有复辅音。
3)元音是汉语音节结构的核心
任一音节必有韵母,任一韵母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元音。
元音属于乐音,辅音属于噪音。现代汉语以清辅音为主,清辅音声带不振动,所以,音节中噪音少而乐音多。
4)轻声、儿化、双声、叠韵的现象增添了汉语的音乐性成分。
2、词汇特点
1)以单音节词根和根词为主 现代汉语中的音节一般都有意义。这些记录意义的音节就构成了现代汉语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和词。 2)双音节词占优势
现代汉语大量采用词根复合构词法创造新词。
双音节词具有音节对称和谐的美感,具有偶数的节奏韵律。 3)在多音节词语中,“四字格”形式占多数
与双音词占优势有关,也与汉语偶数节律习惯有关。有些数字略语“四化”、“五好”、“三大纪律”、“四个一样”等多采用偶数形式。
10
3、语法特点
1)词形没有形态变化
2)词法以词根复合构词法为主 3)量词丰富
许多名词要求与特定的量词搭配。
量词是对名词的外部特征的一种分类标志。 大量使用临时量词。 4)存在许多兼类词
例如动词兼名词、动词兼介词、动词兼形容词等等。 5)句法与词法结构具有一致性
词和短语以及句子结构方面具有一致性。例如: “地震?(主谓结构的词)与?经济改革?(主谓结构的短语) ?提高?(述补结构的词)与?看清楚?(述补结构的短语) 优点:为汉语的学习和应用提供了方便的基础; 缺点:存在词与短语划界不清的现象,特别是在双音结构中,这一问题显得十分突出。
6)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使用相同的词却因语序不同而表达不同的意思 ?大抓工业?和?抓大工业?; ?我要学?和?要我学?; ?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和?查无实据、事出有因?; ?说不好?、?不好说?、?不说好?; 使用不同的介词,意思完全不同。?把他打了?和?被他打了?。
五、现代汉语的现代化
“语文现代化”是信息社会对语言文字应用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对汉语汉字来说,概括起来主要有“四化”:
(1)电脑化
主要包括“电脑中文化”和“中文电脑化”两方面。 前者是指电脑能够处理中文,这一点20年前就已经实现了;后者是指所有的中文信息能够获得电脑化的数字形式,这一点目前仍在努力当中。
(2)工程化 语言应用、语言处理、语言产业、语言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都是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就应当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选择最佳化的方案。系统工程就要讲究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就要讲求效率;按科学规律办事,不能感情用事,更不能搞伪科学。
(3)国际化
中国的改革开放被认为是20世纪对人类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之一。20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走向中国。与国际接轨、建设国际统一的信息平台是当前各国有识之士的共识。大量的事例都给我们展示了国际化的艰巨任务和美好前景——对外汉语教学的蓬勃发展;信息处理用统一的中日韩国际
11
标准汉字字符集的研制;国际互联网上中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标准化
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成果之一是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一系列“标准化”。 因为有了标准,才会有离散式的生产与科学化的管理;只有标准化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全球化。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知识创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热点。语言文字作为重要的知识载体必须走法制化、标准化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语言文字的行业与部门的标准、法规、规定有几十种;关于汉语汉字的国家标准有数十种。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