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特异性差,作出诊断前需要排除其他躯体、精神疾病所致的躯体不适表现;
3.躯体形式障碍主要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躯体形式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及诊断要点;
4.分离(转换)性障碍的主要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病因与发病机制;强调诊断需要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强调暗示治疗是一项技术型很强的治疗方法,不要随意使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十一章 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
[目的要求]
1.熟悉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的主要临床特点与治疗原则; 2.熟悉睡眠障碍的概念、常见类型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3.了解性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与临床类型; [教学手段]自主学习 [教学内容]
1.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原则。 2.睡眠障碍的概念、常见临床类型的表现与处理原则。 3.性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临床类型、治疗原则。
第十二章 应激相关障碍
[目的要求]
1.掌握应激相关障碍临床类别、典型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2.了解应激源、应激反应及应激源致病的中介机制; 3.了解适应障碍的临床特点与处理原则;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 应激的概念、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认知评估与应付方式),常见的心理社会应激源;
2.急性应激反应的临床表现、病程特点与处理原则;
3.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特点(典型三联症:闪回、持续警觉性增高、持续回避),病程特点与处理原则;
4.适应障碍的临床表现、病程特点及与抑郁症的鉴别; 5.应激相关障碍的诊断、鉴别诊断;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十三章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
[目的要求]
1.了解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的概念与类别,提高识别能力; [教学手段]自主学习 [教学内容]
1.人格障碍的常见临床类型的表现与处理原则。 2.性心理障碍概念、常见临床类型的表现与处理原则。
第十六章 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目的要求]
1.掌握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典型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2.熟悉儿童少年期常见精神障碍的种类;
3.了解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情绪障碍的病因; [讲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一)精神发育迟滞 1.病因;
2.临床表现、等级划分的标准、治疗与预防原则; (二)儿童孤独症 1.病因;
2.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动作行为刻板,智能障碍。与精神发育迟滞的鉴别; 3.治疗原则:教育训练为主,药物对症治疗; (三)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1.病因;
2.典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3.综合性治疗的原则,行为治疗与认知行为治疗的要点,常用药物中枢兴奋剂的使用
方法;
(四)品行障碍(自学) 了解品行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 (五)抽动障碍(自学)
了解抽动障碍基本症状、临床类型、常用药物治疗方法; (六)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自学)
了解儿童少年期分离性焦虑障碍、特定性恐惧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第十七章 躯体治疗
[目的要求]
1.掌握常用于精神障碍治疗的药物的类别;
2.掌握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心境稳定剂及抗焦虑药物的使用原则,适应证与禁忌证,常见药物副作用及其处理方法; 3.熟悉电抽搐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4.了解常用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心境稳定剂及抗焦虑药物的作用机制; [讲课时数]1学时 [教学内容]
1. 精神药物的传统分类, 药物的主要代谢与效应特征;
2.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临床使用方法:包括药物的选择、用法和剂量,疗程,常见药物副作用的表现及处理方法。 其作用机制,第一代与第二代抗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