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试题
3)髓射线:为薄壁组织。
22、比较禾本科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的主要区别。
答题要点: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茎的横切面)由表皮、皮层、维管柱三部分构成。禾本科植物茎没有
皮层和中柱界限,维管束散生于基本组织中。其茎由表皮、基本组织、维管束三个基本系统构成。双子叶植物茎表皮一般由一种类型表皮细胞构成,细胞外壁有角质层,表皮上有气孔分布,并常有表皮毛等附属物的分化。而禾本科植物茎表皮由长细胞、短细胞、气孔器有规律排列而成。长细胞是构成表皮的主要成分,其细胞壁厚而角质化,纵向壁呈波状。排成纵列。而短细胞亦排成纵列,位于两列长细胞间,一种短细胞具栓化细胞壁的为栓细胞,另一种是含大量二氧化硅的硅细胞。表皮上气孔由一对哑铃形的保卫细胞构成,保卫细胞的旁侧各有一个副卫细胞。双子叶植物茎的皮层位于表皮与维管柱之间。由多层细胞构成,有多种组织,其中以薄壁组织为主。皮层内是维管柱,它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等组成,在幼茎中央的为髓。而禾本科植物茎维管束散生于基本组织中,基本组织主要由薄壁细胞组成,紧连表皮内侧常有几层厚壁细胞形成的机械组织。中央由薄壁细胞解体的形成髓腔的(如小麦、水稻等)茎中空,不形成髓腔者(如玉米、高梁等)则为实心茎。
23、植物有哪些分枝方式?举例说明农业生产上对植物分枝规律的利用。
答题要点:不同植物形成分枝的方式通常有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和假二叉分枝三种类型。农业生产上利用植
物顶端优势强烈的单轴分枝规律进行合理密植麻类作物,可增加其纤维的长度。利用合轴分枝规律进行棉花等作物或花卉植物的打顶,促使侧枝发育而形成较多的分枝增加花果数量。 24、树皮环剥后,为什么树常会死亡?有的树干中空,为什么树仍能继续存活?
答题要点:树皮环剥后,由于环剥过深,损伤形成层,通过形成层活动使韧皮部再生已不可能;环剥过宽。
切口处难以通过产生愈伤组织而愈合。韧皮部不能再生,有机物运输系统完全中断,根系得不到从叶运来的有机营养而逐渐衰亡。随着根系衰亡,地上部分所需水分和矿物质供应终止,整株植物完全死亡。此例说明了植物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相互依存的关系。而树干中空,“空心”树遭损坏的是心材,心材是巳死亡的次生木质部,无输导作用。“空心”部分并未涉及其输导作用的次生木质部(边材),并不影响木质部的输导功能,所以“空心”树仍能存活和生长。但“空心”树易为暴风雨等外力所摧折。 25、根据禾本科植物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在秧田里怎样区分秧苗与稗草?
答案要点:禾本科植物的叶没有叶柄和托叶而有叶鞘、叶耳和叶舌。因此它的叶组成主要包括了叶片、叶鞘
第 13 页 共 31 页
植物学试题
叶耳和叶舌。禾本科植物的叶鞘包裹着茎秆,有加强茎的支持作用和保护叶腋内幼芽的功能。叶片多为带形、线形或披针形,具平行脉。在叶片与叶鞘的交接处的内方有叶耳;叶鞘顶端的两侧常具叶耳。叶舌和叶耳的形状常用作区别禾草的重要特征。稗草通常无叶耳叶舌。 26、简述落叶的原因。
答题要点:落叶是植物减少蒸腾、渡过寒冷或干旱季节的一种适应。植物在不良季节到来之前,叶子中会发
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首先是日照变短,脱落酸(ABA)的含量增加,促使细胞中有用物质逐渐分解运回茎内。叶绿体中叶绿素分解比叶黄素快,叶片逐渐变黄。有些植物在落叶前细胞中有花青素产生,绿叶变为红叶。与此同时,在叶柄基部或靠近基部的部分,有一个区域内的薄壁组织细胞开始分裂,产生一群小型细胞,以后这群细胞的外层细胞壁溶解,细胞成为游离状态,使叶易从茎上脱落,这个区域称为离层。不久这层细胞间的中层分解,继而整个细胞分解,叶片逐渐枯萎,以后由于风吹雨打等机械力量,使叶柄自离层处折断,叶子脱落。在离层折断处的细胞栓质化,起着保护“伤口”的作用。叶脱落后,在茎上留有的疤痕,叫做叶痕。 27、简述旱生植物叶的形态结构特点。
答题要点:旱生植物叶对干旱高度适应。适应的途径有二:一是叶小,以减少蒸腾面;二是尽量使蒸腾作用
受阻,如叶表多茸毛,表皮细胞壁厚,角质层发达,有些种类表皮常由多层细胞组成,气孔下陷或限于局部区域,栅栏组织层数往往较多,而海绵组织和胞间隙却不发达。 28、简述水生植物叶的形态结构特点。
答题要点:水生植物叶则对水环境高度适应,水环境多水少气光较弱。因环境中充满水,故陆生植物叶具有
的减少蒸腾作用的结构,在水生植物叶中已基本不复存在,如表皮细胞薄,不角质化或角质化程度轻,维管组织极度衰退;因水中光线较弱,叶为等面叶;因水中缺气,故叶小而薄,有些植物的沉水叶细裂成丝状,以增加与水的接触和气体的交换面,胞间隙特别发达,形成通气组织。 29、举例说明营养繁殖在农艺实践中的应用。
答题要点:营养繁殖是植物用其自身的一部分,如鳞茎、块茎、块根和匍匐茎等,自然地增加个体数的一种
繁殖方式。低等植物的藻殖段、菌丝段等和高等植物的孢芽、珠芽、根蘖均可用来营养繁殖,农林生产中广为应用的扦插、压条、嫁接和离体组织培养等也属于营养繁殖。 30、什么叫传粉?传粉有哪些方式?植物有哪些适应异花传粉的性状?
第 14 页 共 31 页
植物学试题
答题要点:传粉指由花粉囊散出的成熟花粉,借助一定的媒介力量,被传送到同一花或另一花的雌蕊柱头上的
过程。传粉的主要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花单性、雌雄异株、雌雄蕊异熟、雌雄蕊异长或异位、以及花粉落到本自花柱头上不能萌发、或不能完全发育达到受精结果等适应异花传粉的性状。 31、什么叫双受精?有何生物学意义?
答题要点:双受精是指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2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花粉管到达胚囊后,释放出二精子,
一个与卵细胞融合,成为二倍体的受精卵(合子),另一个与两个极核(或次生核)融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特有的共有的特征,也是它们系统进化上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2个单倍体的雌、雄配于融合在一起,成为1个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其次,双受精在传递亲本遗传性,加强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的意义。因为精、卵融合把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形成具有双重遗传性的合子,合子发育成的新一代植株,往往会发生变异,出现新的遗传性状。而且,由受精的极核发展成的胚乳是三倍体的,同样兼有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活跃,井作为营养物质被胚吸收,使子代的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双受精在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中最进化的型式,也是植物遗传和育种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32、绘简图说明被子植物成熟胚珠的结构。
答题要点:被子植物成熟胚珠的结构包括了珠柄、珠被、珠孔、珠心、合点等部位。珠心是胚珠中最重要的
部分,其中产生大孢子,进一步发育成胚囊。 33、举例说明农业生产中对传粉规律的利用和控制。
答题要点:农业生产中可利用异花传粉规律进行种间或品种间杂交,获得杂种优势的品种。利用人工去雄或
化学去雄方法控制自花授粉。
34、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生活,其适应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题要点: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1)合子发育为胚,继而发育成种子,植物体中分化出维管组织。(2)孢
子体发达,高度分化,并占绝对优势;相反配子体则极为简化,不能离开孢子体而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孢子体上。(3)受精过程中产生花粉管。
35、试述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主要特征,并举出各类群的主要代表植物(每类群至少5种)。
答题要点:(1)低等植物生活在水中。高等植物生活在阴湿处或陆地上。(2)低等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
第 15 页 共 31 页
植物学试题
高等植物分化出了根、茎、叶。生活在阴湿处或陆地上。(3)低等植物雌性生殖器管为单细胞,而高等植物生殖器管为多细胞。(4)低等植物有性生殖的合子不经过胚的阶段直接发育成新个体,而高等植物有性生殖的合子经过胚的阶段发育成新个体。
低等植物主要包括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几大类,高等植物主要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几大类。各类群的主要代表植物有:藻类植物——颤藻、发菜、衣藻、水绵、海带、紫菜,菌类植物、地衣植物几大类,高等植物主要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几大类。苔藓植物——地钱、葫芦藓、金发藓、立碗藓等;蕨类植物——石松、卷柏、福建观音坐莲、桫椤、蕨和田字苹等;裸子植物——苏铁、银杏、华南五针松(广东松) 、马尾松、南方红豆杉、买麻藤等;被子植物——荷花玉兰、白兰花、黄莲、阴香、桑、百合、鱼尾葵等。
36、以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简要说明为什么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答题要点: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发展到最高级、最繁荣和分布最广的植物类群,其主要特征为:1)被子植
物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真正的花;2)被子植物的胚珠包藏在心皮构成的子房内,经受精作用后,子房形成果实,种子又包被在果皮之内。果实的形成使种子不仅受到特殊保护,免遭外界不良环境的伤害,而且有利于种子的散布。3)被子植物的孢子体(植物体)高度发达,在它们的生活史中占绝对优势,木质部是由导管分子所组成,并伴随有木纤维,使水分运输畅通无阻。4)被子植物的配子体进一步简化。被子植物的配子体达到了最简单的程度。小孢子即单核花粉粒发育成的雄配子体只有2个细胞或者三个细胞。大孢子发育为成熟的雌配子体称为胚囊,胚囊通常只有7个细胞:3个反足细胞、1个中央细胞(包括2个极核)、2个助细胞、1个卵细胞。颈卵器消失。可见,被子植物的雌、雄配子体均无独立生活能力,终生寄生在孢子体上,结构上比裸子植物更加简化。5)出现双受精现象和新型胚乳。被子植物生殖时,一个精子与卵结合发育成胚(2n),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三倍体的胚乳(3n)。所以不仅胚融合了双亲的遗传物质,而且胚乳也具有双亲的特性,这与裸子植物的胚乳直接由雌配子体(n)发育而来不同。6)被子植物的生长形式和营养方式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被子植物的生长形式有木本的乔木、灌木和藤本,它们又有常绿的和落叶的;而更多的是草本植物,又分多年生、二年生及一年生植物,还有一些短生植物。被子植物大部分可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的,也有寄生和半寄生的、食虫的、腐生的以及与某些低等植物共生的营养类型。而裸子植物均为木本植物。 从被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可见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适应性陆生环境。
第 16 页 共 31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