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七台河市“课博会”有感
勃利县永恒中心校 姜雅波
带着一份期待,一些疑问,一颗兴奋的心,我参加了七市“有效课堂”教学博览会。此次学习只听了两节语文课,一节是市五小的冯慧敏老师主讲的《黄山松》,一节是长兴孙希英老师的《女主人和乞丐》。这两节课给我的感觉就是真实、有效。
一、课堂展现,领略教师的风采。
两位教师课堂教学呈现,可以用一个形象的词语来概括:朴实无华、课如其人。整堂课的教学形式就是一堂常态课、家常课,没有更多的修饰和虚华的成分,没有临场作秀的氛围。这样的教学老师虽没有给课堂披上华丽的外衣,但是学生也没有在老师的牵引下转来转去。整节课学生的思想是自由的,学习是主动的,教师也是根据学生的学在合理的导。
二、善用教法,感悟老师的灵感
冯老师的课是快乐读书屋一篇课文,她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写法的指导,始终围绕“写什么”、“怎么写”来展开教学。由“迎客松、探海松”归纳出写作方法:展开合理的想象,同时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让语句更生动。然后出示“黑虎松、陪客松、龙爪松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说写的训练。体现快乐读书屋的教法—内容要略,精略结合,贵
1
在运用。孙老师在执教时,根据课型的特点主要通过朗读来揣摩人物心理,感悟搬与不搬的不一样。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多层次、多视角、多种形式的朗读。课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抓住“深深地”、“空空的”等这样的叠词,让学生朗读体会其妙处,并倡议如果写文章时用上叠词一定会使文章增色。两位教师这样的教学跃出文本,有机拓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的写法,为以后掌握并运用这种写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堂课细细的听下来后,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煞费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所以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
但是观摩后,我却陷入更加沉重的思考: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值得我们效仿?课堂改革是为了让学困生变成优等生,还是让学生主动拿起书本自主去学习?如果一堂课中老师讲的所有的学生都会,那么还有必要去讲吗?当然,有困惑就会有思考。每种教学模式、方法都有它们的特点,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们没法照抄照搬。总之,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同行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让我们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采,争取给孩子们一个富有活力的、讲究实效的语文课堂。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