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和社会管理创新。按照转方式调结构的需要,加快保险业务创新,重点为经济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自主创新和社会事业等提供保险服务。扎实推进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公共安全、医疗卫生领域的责任保险试点工作,鼓励保险机构承担社会管理职能,参与防灾防损、事故处臵和灾后重建,减轻政府压力,发挥保险保障功能。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健康保险、企业年金等业务,鼓励保险机构参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保险服务需求。要针对当前居民消费层次提升的特点,加快发展与住房、汽车等消费相关的保险业务,进一步促进消费型内需。二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要探索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探索完善保险与农业订单、信贷相结合的金融模式。要拓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区域覆盖范围和品种,鼓励开展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保险试点,加强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三要做好保险资金运用工作。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使用周期长、成本低等特点。要发挥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进一步加强银保合作,推动开展保险担保贷款;加强与各保险企业总公司的项目对接,引导保险资金投资我市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民生等领域,为济宁发展提供更多更大的资金支持。
三、全力推动金融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
各级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把济宁打造成重要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大力加强金融组织、金融管理、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模式改革创新,着力构建以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为主体,多种金融形式互补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把金融业培植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战略性产业。
(一)加快构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坚持在引进和培育两个方面做文章,努力构建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类型多样、优势互补的银行业服务体系。一要大力度引进金融机构。引进金融机构,就是引进资金、引入竞争。引进一个银行比引进一个企业还重要。目前,机制灵活、实力雄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等纷纷向二三线城市进军,我们要抢抓机遇,寻求合作,把引进金融资源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吸引有实力的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基金、信托、股权投资、融资租赁、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消费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来我市设立地区总部、分支机构、产品研发中心、数据单据处理中心、后台服务中心等。二要全力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支持济宁银行区域性现代商业银行战略布局,推动其向中小企业专营银行、市民银行战略转型,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金融品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加大高风险处臵力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继续积极稳妥地发展村镇银行等各类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规范发展小额
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更好地为“三农”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要鼓励金融机构向县域延伸。鼓励在县域发展多种所有制、多种组织形式的新兴金融组织,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和市场中介机构到县域延伸发展,提升县域特别是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培育一批机构配套、功能完善、服务健全、具有特色的金融强县。从今年起到2015年,全市商业银行每年要在县域内设立5家以上分支机构。四要推进机构设臵创新。积极争取将我市作为金融创新试点城市。银行机构要强化服务小微企业、“三农”专营机构建设,深化金融与产业的重点对接,加快科技支行(服务中心)、文化支行(服务中心)等设立步伐,为高科技企业、文化企业融资搭建专业平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二)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当前,我市金融机构一个大的问题是金融产品不足,金融工具运作不充分。现在每家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都已经上百种甚至几百种,我们使用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拓展新兴业务、创新金融产品、扩大信贷规模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要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加强合作,发展跨行业、跨市场的交叉型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围绕增信开展创新,积极扩大抵质押物范围,鼓励推广农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
权、林权、商标权和专利权等权利类抵质押物,不动产、股权、仓单等资产类抵质押物,以及订单、租赁合同等未来收益类抵质押物,积极推进农村房屋抵押试点,凡法律法规不禁止、产权归属清晰、价值评估合理的各类资产,都可允许作为贷款抵质押物。要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并购贷款、银团贷款等融资模式,探索开展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保险业务,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发挥综合服务优势,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科学化、精细化和多样化水平。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在审慎、稳妥的前提下,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鼓励支持创新,努力为金融创新创造政策环境。
(三)切实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控制。近年来,我市在处臵非法集资、维护金融安全方面做了大量扎实工作,地方金融形势总体稳定。但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金融风险突发性强、波及面广、危害性大,必须把防范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生命线。一要高度重视部分实体企业资金链安全问题。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目前房地产企业、出口企业、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部分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问题,对此要及早排查,制定工作预案,消除风险隐患;风险已经暴露的,要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化解,防止蔓延和扩散。二要妥善处理政府性债务。目前我市的政府性债务处于安全区间,风险基本可控,但今明两年进入了偿债高峰期,特别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