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得”用法练习
“的、地、得”口诀儿歌
的地得,不一样,用法分别记心上, 左边白,右边勺,名词跟在后面跑。 左边土,右边也,地字站在动词前, 左边两人双人得,形容词前要用得,
一、的、地、得用法分析: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或词语,如:敬爱的总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贵的教科书、鸟的天堂、伟大的祖国、有趣的情节、优雅的环境、可疑的情况、团结友爱的集体、他的妈妈、可爱的花儿、谁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如:高声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疯狂地咒骂、严密地注视、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围、沙沙地直响、斩钉截铁地说、从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细地看、开心地笑笑......”
“得”前面多数是表示动作的词或词语,少数是形容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状态的词或词语,表示怎么怎么样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烂、疼得直叫唤、瘦得皮包骨头、红得发紫、气得双脚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乐得合不拢嘴、惊讶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扫得真干净、笑得多甜啊......
二、的、地、得用法补充说明: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这些词,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种情况,如“他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句话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虽然是表示动作的,但是它是来形容“高兴”的程度的,所以也应该用“得”。
三、的、地、得用法总结:
1、“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名词。
2、“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为:修饰、限制的词语+地+动词。 3、“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补充、说明的词语。
四、的、地、得用法例句:
1. 蔚蓝色的海洋,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2. 向日葵在微风中向我们轻轻地点头微笑。 3. 小明在海安儿童公园玩得很开心。
五、短语练习:给短语填上“的、地、得”:
猛烈( )北风、胜利( )到达、惨痛( )教训、
愤怒( )声讨、鲜艳( )红旗、勇敢( )战士、 迅速( )前进、耐心( )说服、丰富( )经验、 热烈( )庆祝、 巨大( )变化、积极( )参加、 分析( )透彻、服务( )周到、广泛( )阅读、 描写( )生动、贯彻( 观察( )仔细、感动(
七、练习答案:
猛烈( 的)北风 达 惨痛( 愤怒( 地)声讨 旗 勇敢( 迅速( 地)前进 服 丰富( 热烈( 地 ) 庆祝 化 积极( 分析( 得)透彻 到 广泛( 描写( 得)生动 时 毕生( )及时、毕生( )精力、 )流泪
胜利( 地 )到的 )教训
鲜艳( 的)红的 )战士
耐心( 地)说的 )经验
巨大 ( 的 ) 变地)参加
服务( 得)周地 )阅读
贯彻( 得)及的 )精力
观察( 得)仔细 感动( 得 )流泪
请选择正确的“地”、“的”、“得”填入( )中。
慢慢( 地 )走过来 香甜可口( 的 )饭菜 飞快( 地)跑了
唱( 得 )响 洁白( 的 )雪花 跑( 得 )快
大声( 地 )唱歌 圆圆( 的 )荷叶 数( 得 )清
透明( 的 )翅膀
小心( 地 )爬上去
轻轻( 地 )种树苗
用力( 地 )扔沙包
漂亮( 的 )衣服
高兴( 地 )堆雪人
顽皮( 的 )孩子
笑(得 )开心
乐呵呵( 的 )老人
甜甜( 地 )笑了
有气无力( 的 )声音
欢乐( 的 )节日
更好( 的 )主意
早早( 地 )回学校
整齐( 的 )队伍
高高( 地 )挂起来
胖胖( 的 )小蜜蜂
吃力( 地 )推车 柔软( 的 )枝条 青青( 的 )小草 绿油油( 的 )树苗 金黄( 的 )落叶 迅速( 地 )收衣服 亮晶晶( 的 )眼睛 奇怪( 的 )声音 乐呵呵(地 )说 甜甜( 的 )果子 机灵( 的 )小猴子 有气无力( 地 )低着头 有趣( 的 )节目 认真( 地 )写字 好看( 的 )报纸 轻松( 地 )做事 仔细( 地 )画画 又香又脆(的 )松子 聪明( 的 )小姑娘 开心(地 )吃果子 清清( 的 )河水 小小(的 )沙包 小心(地 )捡落叶 可爱(的 )雪人 顽皮( 地 )眨眼睛 奇怪(地 )问 跳( 得 )高 跑( 得 )快 机灵( 地 )跳开了 亲爱( 的 )朋友 放心( 地 )走了 秀丽( 的 )风光 可怕( 的 )虫子 遥远( 的 )地方 细小( 的 )蚂蚁 雪白( 的 )云朵 红通通( 的 )太阳
整洁( 的 )书桌 难过( 地 )哭起来 难看( 的 )样子
新奇( 的 )玩具 美好( 的 )祝福 安静( 地 )等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