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浙江省高职考试语文试卷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49: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5年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题卷共六大题。全卷共 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关部门表示,要整饬(chì)电信乱象,必须对敢于饮鸠止渴攫取利益的运营商加大.管控力度。

B.贾平凹的新作《老生》以解读老生长谈的《山海经》的方式来推进历史,给人以无限的

感喟(wèi)和沉思。 .C.大型现代廉政剧《全家福》改变了传统廉政题材戏曲的叙事模式,情节跌宕起伏,观看后振聋发聩(ɡuì),直击灵魂。 .D.连日来,总理频对“奇葩(pā)证明”发话,引发社会共鸣,网络上掀起了如何进一步.简政放权的讨论热潮。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网友对大众汽车调侃道:你大众就是大众,根本成不了风格,因为大众都走的路,再认....真也成不了风格。

B.人一定要旅行,以增加自己的见识,你见的多了,自然就会心胸豁达,就不会和目光短..浅的人一般见识。 ..

C.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这要求设计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实际情况。 .

D.嘉宾对获奖者说:“几十年前我们合作时,你是小伙子,我也是小伙子;几十年之后,...我是老头子了,你还是小伙子,祝您的艺术青春永驻!” ...

3.对下面文段中修辞方法及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开小花??时间啊,时间,你都去哪儿了呢?

在孩童的哭闹声里,你悄悄溜走;在少年的欢笑声里,你轻轻滑过;在青年远行的脚步声里,你默默流逝。

时间啊,时间,你都去哪儿了呢?

你无声无息地,藏进了父亲的白发,藏进了母亲的皱纹,藏进了双亲蹒跚的步履。 你是个轮回的沙漏。终有一天,你也会让我们重复父母的过往??

A.文段开头运用对偶的修辞,生动地描绘出老树、枯木迎来新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在经过漫长等待后的惊喜之情。

B.文段中“时间啊,时间,你都去哪儿了呢?”运用了反复的修辞,这一追问,强调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思考,抒发了作者的惋惜之情。

C.文段中三个“藏进了??”运用了拟人和排比的修辞,写出了随着时间的悄然逝去,父母渐渐老去的情状。

D.文段最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时间比作“轮回的沙漏”,形象地写出了随着时光轮转,“我们”也会像父母一样老去,表达了作者无尽的感慨。

高考语文试卷 第1页(共8页)

4.下面文段标号处有不够简明之处,删除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学校今年有90%的学生自己①自行订阅了各种报刊②和各种杂志③。这是一种十分可喜的现象。但是,由于目前社会上④的出版物良莠不齐,不少学生缺乏鉴别力,因此,学校的⑤老师应对学生加强指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5.下面是一则慰问信的主体部分,对标号中的四句话是否妥当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喜闻你已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我向你表示衷心的祝愿!②得知你的家乡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你的家也被洪水冲垮了,我深表歉意。③我相信,凭着坚强的意志,你一定不会气馁。④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援助下,一定能使你直面挫折,战胜困难。 A.第①句话用语不得体,应将“祝愿”一词改为“祝贺”。 B.第②句话用语不得体,应将“歉意”一词改为“同情”。 C.第③句话没有语病。 D.第④句话没有语病。 6.根据语境在横线上依次填入的四个字,正确的一项是 “唐以前的诗是 ① 出来的,唐诗是 ② 出来的,宋诗是 ③ 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 ④ 出来的。”这几句话,言简意赅,可谓是一部简明的中国诗歌史。这是讲唐代以前是中国诗歌的发轫期,自然天籁,朴拙浑成;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期,直抒胸臆,而又各具面目;宋代是中国诗歌的转型期,思辨机趣,融情入理;宋代以后则是中国诗歌的繁盛期,流派繁多,然而缺乏原创。 A.①长 ②嚷 ③仿 ④讲 B.①讲 ②仿 ③嚷 ④长 C.①嚷 ②讲 ③长 ④仿 D.①长 ②嚷 ③讲 ④仿 7.对下面这段话的含义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山崖塌了,在它的伤口——断崖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鲜艳的花儿被掐走了,它又开在了姑娘的鬓上。

A.环境不能改变时,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B.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C.人生之路总有坎坷,不能因挫折而丧失信念。 D.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 8.对下列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散步

在生命的路上, 快乐时的脚迹是轻而浮的,

一刹那便模糊了。 只有忧郁时的脚印, 却沉重的永远的镌着。

A.诗的一二两行把人的生命过程看作是一条道路,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脚迹。这样“路”和“脚迹”就具有了象征意义。

B.诗歌将“快乐时的脚迹”和“忧郁时的脚印”对照着写,流露出偏爱后者的感情,表明诗人是一个感伤主义者,认为“忧郁”比“快乐”更有价值。

C.作者要否定的是轻佻虚浮的人生,主张珍视人生的苦痛和忧郁,充分感受生命的复杂和深度,让生命获得“分量”。

高考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

D.“刹那”和“永远”、“模糊”和“镌着”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主张人应该努力追求生命的“永恒”的人生观。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道同,河间人,其先蒙古族也,事母以孝闻。洪武初,荐授太常司赞礼郎,出为番禺知县。番禺故号烦剧,而军卫尤横,数鞭辱县中佐吏,前令率不能堪。同执法严,非理者一切抗弗从,民赖以少安。未几,永嘉侯朱亮祖至,数以威福撼同,同不为动。土豪数十辈抑买市中珍货,稍不快意,辄巧诋以罪。同械其魁通衢,诸豪争贿亮祖求免。亮祖置酒召同,从容言之。同厉声曰:“公大臣,奈何受小人役使!”亮祖不能屈之也。他日,亮祖破械脱之,借他事笞同。富民罗氏者,纳女于亮祖,其兄弟因怙势为奸。同复按治,亮祖又夺之去,同积不平,条其事奏之。未至,亮祖先劾同讪傲无礼状。帝不知其由,遂使使诛同。会同奏亦至,帝悟,以为同职甚卑,而敢斥言大臣不法事,其人骨鲠可用,复使使宥之。两使者同日抵番禺,后使者甫到,则同已死矣。县民悼惜之,或刻木为主祀于家,卜之辄验,遂传同为神云。当同未死时,布政使徐本素重同。同方笞一医未竟,而本急欲得医,遣卒语同释之。同岸然曰:“徐公乃亦效永嘉侯耶?”笞竟始遣。自是上官益严惮,然同竟以此取祸。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亮祖置酒召同,从容言之 B.其兄弟因怙势为奸 ....C.而敢斥言大臣不法事 D.后使者甫到,则同已死矣 ....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事母以孝闻 ②永嘉侯朱亮祖至,数以威福撼同 ..B.①同不为动 ②遂传同为神云 ..C.①富民罗氏者,纳女于亮祖 ②或刻木为主祀于家 ..

D.①以为同职甚卑,而敢斥言大臣不法事 ②同方笞一医未竟,而本急欲得医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道同刚正不阿的一项是 ①数鞭辱县中佐吏 ②非理者一切抗弗从 ③数以威福撼同,同不为动 ④稍不快意,辄巧诋以罪 ⑤同复按治 ⑥而敢斥言大臣不法事 A.①③④⑥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番禺过去社会环境混乱,而且防守的军士特别骄横。道同担任知县后执法威严,这样百姓依靠他才逐渐安定下来。

B.道同严惩不法土豪,严辞拒绝当时权贵朱亮祖的说情。道同也因此遭到朱亮祖的报复。 C.皇帝看到道同的奏本后才明白事情的原委,可最终,道同还是因为皇帝的命令而被错 杀了。

D.道同在世时是有求必应,因此,百姓纷纷传说道同为神灵。道同死后,百姓纷纷悼念他,有的甚至将道同的牌位立在家中,以寄托哀思。

三、文字表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6分)

13.将上文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同厉声曰:“公大臣,奈何受小人役使!”亮祖不能屈之也。

高考语文试卷 第3页(共8页)

14.根据提供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出另一句。(任选句,2分) ..2..(1)莫愁前路无知己, ?(高适《别董大》) (2)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4) ,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 15.语言运用题

(1)阅读下列一则微小说,并简要概括其中两处令人心酸的泪点。

妈妈说,爸爸明天就会回来过年,我很高兴,于是陪妈妈在田里翻了地,因为爸爸说过,妈妈很辛苦,要多帮帮她。中午,妈妈接到鸡毛信之后哭了。直到晚上,爸爸还没回来,我问妈妈,妈妈说:“爸爸去钓鱼,不回来了。”爸爸怎么不带我去呢?——蚱蜢老师看完小蚯蚓的作文,忍不住哭了。

① (2分) ② (2分) (2)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号召社会成员人人读书。下图是在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中设计的,请根据图文的构思特点,简要评析它的创意并阐述其内涵。

①创意: (2分) ②内涵: (2分) (3)下面是一小记者在中国汉字文化节活动中的采访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内容。

小记者:闻教授,您好!我是校报小记者,请您谈谈汉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闻教授:好的。总的来说,电脑等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导致“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汉字的丰富内涵正逐渐流失,由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有衰落倾向。

小记者: ① 闻教授: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汉字历史悠久,有很强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而且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也不断升温。本次活动,正是为搭建交流平台,引发公众思考,推动中华文化发展而举办的。

小记者:哦!我明白了。建议本次活动增设一条宣传标语: ② 闻教授:拟得不错,很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

① (1分)

高考语文试卷 第4页(共8页)

搜索更多关于: 浙江省高职考试语文试卷2 的文档
浙江省高职考试语文试卷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cca77xa3j1x2cx44e354ncj33s2bw019r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