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初探
作者:吴洪碧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第22期
吴洪碧
(福泉市凤山萱花小学贵州福泉550500)
【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如何获得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教学实践活动,只有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积极性和独立思考性。笔者在本文中探究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问题。?如何使孩子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师要从教材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使学生乐学的情境,把学生的动眼看、动耳听、动手摆、动口说、动脑想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动中学会知识,在动中提高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各自的能力。
【关键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通,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大多教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师要从教材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使学生乐学的情境,把学生的动眼看、动耳听、动手摆、动口说、动脑想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动中学会知识,在动中提高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各自的能力。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形成,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事实证明,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便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所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
针对一年级的实际情况,首先,我讲一些科学家小时候怎样立志成才;工农子弟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刻苦学习,结果成农艺技师,养猪、养鸡专家等故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一些榜样,通过具体、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才是为现代化建设而学习,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学习。激发他们“我要学,我想学,我一定要学好”的信心。但是,动机教育是长期的,不可能一步到位。我对随着年龄增长,却没有形成好学习动机,情趣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或意志薄弱的个别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辅导,直至改正为止。其次,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还必须靠教师良好的教学过程来影响的。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观察力不集中,情趣易变。针对这些特点,在培养学习兴趣时,要坚持持久性。通过生动的教学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的兴趣。为此,我重视运用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形象语言,配合教具演示,指导操作学具,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让学生学得高兴,学得乐意,不觉疲惫。
二、教给学习方法,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关键
学生学习能力的构成,有四个要素。一是基础知识,二是基本技能,三是智力技能,四是学习方法。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只重视前两者,而忽视后两者。因而出现高分低能的倾向。为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又重视思维、记忆等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1、重视交给学生使用教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不会使用教材。一堂数学课往往是到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才打开书。教材不只是教师教学用的材料,也是学生学习使用的材料,因此,教会学生使用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自主的独立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
2、重视充分表露并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
应试教学造成讲风过盛。数学课也照样是以“讲”代学生的“学”,实质上是以教师思维活动占有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数学课来说,学习过程主要是思维过程,因此,数学课上重视把思维过程充分地表露出来,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内容。
3、重视训练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方法。
操作技能是指需要掌握某种操作工具才能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一种技能。如测量、画图、制作等技能。受应试教育影响,过去严重忽视这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因为考试很少甚至根本不考它。但从素质的要求出发,应重视这种技能的训练。我在低年级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量线段的长度、画线段,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画直角,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等技能方法;在中年级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运用测量工具在地面上测定直线、测量较短的距离,会用量角器按指定的角度画角等;在高年级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画图,制作简单的统计表等。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发挥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
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养成,在一年级教学中,就应该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方面,学习习惯大致包括:(1)认真听讲,独立思考;(2)仔细观察,用心去记;(3)规范地写,准确的算;(4)及时检查,调节思路。
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对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有着密切关系。如果在课堂上及时指导、帮助,严格训练,久而久之,才能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到了中高年级,我特别重视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我训练学生把验算看作是解答应用题的最后一个步骤。验算中,学生经过“自我反馈”,不仅可以保证解答的正确性,而且可以进一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错误的原因,调节解答思路,巩固和提高解题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要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训练的方法灵活多样,适龄儿童的心理特点要渗透到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去。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势在必行的。如果我们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坚持不懈地训练培养,一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上,善于利用教材,灵活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自主权交给学生,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