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整word)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和单元教学计划,推荐文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31 0:56: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单元教案计划

第一单元:单元教案计划

单元教案内容: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案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案重、难点: 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使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二单元:单元教案计划

单元教案内容:表内除法(一) 课本P13~36页。

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案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单元教案要求: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案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案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案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单元教案计划

教案内容:

第三单元(图形和变换)教科书第37~47页的内容。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上册已学了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和 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判断角和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上的 直角进行比较,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教材都是从现实生活实例入手,抽象出数学概念,最后,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概念,体现了知识形成的完整过程。 单元教案要求:

1、生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使学生通过看、说、百、分、画、互问几互答等活动形式,学会和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评价意识。 单元教案重、难点:

1、直角、锐角、钝角。 2、知平移、旋转现象。

3、画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 单元课时安排:约3教时

第四单元:单元教案计划

单元教案内容: 表内除法(二) 课本P48~66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案主要内容有: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用除法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综合使用乘、除法计算的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使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案要求: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使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单元教案重点:

1、使学生熟练使用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教案难点:

使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单元课时安排: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2课时

第五单元 单元教案计划

教案内容:

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科书第67~84页的内容。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事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数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材将上述内容合成以下逻辑结构。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的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使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

单元教案要求: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和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单元教案重、难点:

万以内数的读写是本单元的教案重点,而其中的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等概念又是读写数的重点。

难点有三:(1)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的教案。(2)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的教案。(3)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单元课时安排:约8教时

第六单元:单元教案计划

单元教案内容:

克和千克 课本P85~90页。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案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完整word)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和单元教学计划,推荐文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cikn8ia2d9jajr88ky455t2h95x5500wd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