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期末考重点
医学科学技术与其他科学技术一样,本身不存在道德与不道德的问题,只有当其运用于临床的时候,才产生道德与不道德的问题。 医学科学技术应用本身就是伦理的决策,其中,医生是重要的决策者。 2.1791年,英国医生帕茨瓦尔为曼彻斯特医院起草了《医院及医务人员行动守则》,并与1803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医学伦理学》。 3.to cure sometimes;to help often;to comfort always.
4.医学伦理学评价的类型:一种是社会评价,另一种是自我评价。(243页) 医学伦理学评价的依据:一、动机与效果,二、目的与手段。(245页)
第二讲 伦理学理论与方法
1.伦理是关于人伦关系及其内蕴的条理、规则及其变化规律,是关于人伦关系的调解及人伦关系之理,价值评价表现为“应当”和“善”。 2.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3.道德和伦理的关系:①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②伦理是整体,其涵义有二:人际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其应该如何的规范。③道德是部分,其涵义仅一:人际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如:君臣是伦理,不能说君臣是道德。君臣与君臣之义都是伦理;只有君臣之义才是道德。 4.从主体论出发理解伦理、道德与幸福
(图)可能是基本一致的,也可能不一致甚至彼此冲突。
幸福是自古以来得到更多认同的人生终极目标,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幸福,也是伦理学以及几乎所有学科都在探讨的永恒主题。 5.①感性的人是自私和有欲望的。欲望的满足是快乐。但快乐并不是幸福。②自私欲望的满足没有止境。幸福的实现依赖理性和德性的自
律。③利己要通过利他来实现。人们只有处理好了人伦关系才能得到幸福。
第三讲 医学伦理学理论与方法(*重点)
1.医学事实 :一位5岁女孩患肾炎继发肾功能衰竭住院三年,一直做肾透析,等候肾移植。经父母商讨,同意家人进行活体移植。经检查:其母因组织类型不符被排除,其弟年纪小也不适宜,其父中年、组织类型符合。医生与其父商量用为供者,但其父经一番思考决定不做供者,并恳请医生告诉他的家人他不适合作供者,因他怕家人指责他对子女没有感情,医生虽不大满意还是按照他的意图做了。 请分析:医生”说谎”应该吗?其父的做法是“善”吗?
伦理分析:①医生“说谎”是保护患儿父亲的自主权,为了维护患儿家庭关系的和谐,是可以理解的。但最好是让家庭内部商议达成一致意见,以遵守医生的诚实原则。②?从道义论出发,父亲对其子女有抚养的责任,当女儿生命处于危机之中,父亲为了保全自己,连亲骨肉也“视死不救”,在道德上是有缺陷的,会受到人们的谴责,也影响家庭的和睦,在个人良心上也是一件憾事.?从后果论出发,女孩的生命质量已很低,即便移植成功生命质量也难以保障,以一方的器官丧失来挽救成活未卜的5岁孩子,从效用上未必有价值。况且,其父是中年人,还有扶养另一子女的责任,正是干事业的最佳年龄,从代价效用分析,他不做供体也是成立的。
2.医学伦理学理论:1.基础理论:医学美德论、医学道义论、医学后果论2.基本原则:尊重、不伤害/有利、公正
3.医学伦理学理论的作用:一、医学伦理学理论的指南作用。二、对行为的辩护作用。三、对伦理原则的辩护作用。
4.其他国家除了独立开设课程外,还把一些知识融合在其他方面。 5.医德品质的内容:仁慈、诚挚、博学、严谨(胆识与审慎)、节操(良心)。
6.职业精神本质上是生死态度。
7.道义论是关于责任和应当的理论。以观念形态的义务和应当为出发点,以道德义务和责任为中心,研究与探讨人应当和不应当做什么,即人应当遵守怎样的道德规范,并对人的行为动机和意向进行研究,来判断行为者的某个行为的善恶以及行为者的道德责任,以保证人的行为合乎道德。
8.后果论又称目的论或效用论,包括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公益论和价值论,它以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做为制定道德规范的目的,并以此来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做为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准。 9.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尊重、不伤害/有利、公正。 第四讲 医患关系伦理
授课内容一、医患关系的内涵及实质(掌握)二、医患关系伦理基础
理论——医学美德论;医学道义论(掌握)
1.医患关系指医患双主体有各自明确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和平等的。(法律) 2.医患关系是不是一种消费关系?不是!
3.医患关系以医疗实践为基础,以道德为核心,并在医疗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一种人际关系。医患之间相互尊重、相互认同,并依靠自觉力量(基于已有的社会公德和医德意识及已有的社会公德规范和医德规范)维系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伦理)
4.医患关系实质:①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活动的基础,它反映了医患双方满足其需要的心理状态。(亲近、疏远、敌对、冲突)②医患关系是一种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法律、经济、伦理、利益价值等关系特点的特殊人际关系。③从本质上来看,医患关系是所有人际关系中最和谐的,因为这是唯一一种直接关乎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的关系,它直接关乎人的生命和幸福。④从古至今,医生对病人的医疗服务和呵护,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医患关系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5.医患关系的参与范畴:
意志-对生命与健康的渴望是人们求医问药的根本动机,生存意志是
医患关系发生的主观根源。
道德-医务人员的道德义务和责任对医患关系的形成和维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法律-医患关系的法律内容就是医患双方基于法律规范而确定的权利和义务。医、患双方权利的享有和义务的履行,为医患关系的维系提供了法律基础。
经济-经济利益是一切利益关系的核心,一切关系的形成和构建最终都离不开经济关系、物质关系。经济利益问题不仅是医患彼此关心的重要问题,也是最容易引发冲突的因素。
6.影响医患关系矛盾原因:①社会因素②医方因素③患方因素 7.案例:一组实习生(7人,其中2名男生)跟随妇科老师出门诊,当为一个女病人检查时,女病人不让实习生检查。老师说,实习生检查等于是我查,你不让实习生检查,我也不查。结果,女病人走了。 对带教老师的行为进行分析,同学们会产生哪些想法?
1.老师的做法没什么不对;病人未履行义务在先,故医生可不履行义务在后;2.患者有隐私权,若患者不让学生检查,只能按患者意见办;3.医生应劝说患者,并提出几种解决途径;4.医生的不妥主要表现在向病人解释时对病人不尊重,态度生硬;5.病人既然到教学医院来,就应该想到这一点。病人觉悟低,使医学生错过了学习机会。 按层次性排出带教老师可采取的做法:1.强制检查;2.本案例中的做法;3.先告知患者,然后由实习生检查,老师指导;4.若患者不同意,应作进一步解释,保证对患者不构成伤害;患者仍不同意,则由老师检查;5.若患者同意,但不让男学生检查,可让男学生在旁见习直至回避。
从1到5,伦理原则逐步体现,患者由不满意到满意度越来越高,医患关系越来越融洽。(3,4,5对的)要体现尊重原则!(如:教学医院,有义务。造福更多的人,纯检查为目的。)
8.注意:伦理权利与义务同法律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三方面: ?医患权利与义务(责任)相互统一 ?医生权利与患者义务基本一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