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检测卷: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3:01: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走向整体的世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在此作者认为,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 )

A.西欧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欧洲社会对东方商品的渴求 C.垄断贸易引发了激烈的商业竞争 D.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

2.据记载,西班牙国王与麦哲伦签订的远洋探险协定上明确提道:“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1/20。”这一记载说明( )

A.西班牙最早开展了航海探险 B.航海人才受到西班牙的重视 C.契约精神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D.新航路开辟得益于王权支持

3.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

A.西方的殖民掠夺 C.正常的文化交流

B.东方的借鉴学习 D.封建主阶级衰落

4.马可·波罗的报告中对安达曼群岛居民有这样的描绘:这些人的头、眼睛和牙齿长得“像狗的一样”。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西方认识新世界 B.马可·波罗用新文化对世界的解读 C.相对隔绝的状态阻碍了人类的眼界 D.外来人种发现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5.对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恩格斯认为它“不仅会推翻那时的整个欧洲社会及其制度,而且也会为各国人民的完全解放奠定基础”。这一论断主要基于当时的航海活动( )

A.使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 B.打破了世界隔绝的状态 C.导致欧洲严重的阶级对立 D.引起欧洲经济结构的变动

6.有西方史学家建议用“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中古—近古”的次序。该建议旨在强调( )

A.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进程 B.资本主义在欧洲扩展的历史进程

C.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 D.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居于中心的地位

7.许多欧洲观察家认为,“(近代)世界贸易不仅扩大了财富,在新旧大陆之间交换了作物和新发明,而且还给许多‘不信神的民族’传去了耶稣基督的福音”。站在他们的理解角度,世界贸易( )

A.改变了人们的精神信仰 B.传播了欧洲先进的制度 C.它是连接新旧社会的桥梁 D.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8.美国史学家克罗斯比在《哥伦布交流》序言中说:“历史学者在探寻新旧世界重新接触的真正意义之时,受到传统的局限。生态学者或地理学者在粗略浏览了16世纪的原始资料之后会发现:哥伦布航行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在本质上是生物意义上的。但连经济史学者也会偶尔遗漏这一点。”这表明作者( )

A.否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B.从生态视角解释殖民活动 C.为欧洲殖民者进行辩护 D.以欧洲为中心来评价哥伦布

9.美洲变种小麦是在普通小麦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新品种。1750年以后,这种小麦在欧洲开始广泛种植,使白面包不再是欧洲富人地位的象征。这说明( )

A.商业革命推动欧洲社会等级趋于平等 B.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趋于世界化 C.殖民扩张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经济生活 D.原产于美洲的作物通过新航路引入欧洲

10.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各种美洲高产作物传入欧洲,仅土豆一项就使欧洲人口在1700~1900年两百年间增长25%,使欧洲城市化率由27%增加到35%,并帮助催化工业革命的产生。由此可知( )

A.人口的增长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B.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深远影响 C.欧洲的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D.开辟新航路是为了获取高产作物

11.王加丰在《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中列出1600年运入欧洲部分商品的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商品 胡椒 丁香、靛蓝、肉桂、药品 A.欧洲与亚非美洲联系更加紧密 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 C.商业革命导致贸易内容的改变 D.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12.15世纪末以后的100多年中,葡萄牙从非洲运走黄金27.6万千克。1521~1544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每年运回黄金2 900千克,白银30 700千克,在1545~1560年运回的黄金和白银达到平均每年5 500千克和24.6万千克。这种现象( )

经好望角 经地中海 100万~200万磅 300万~400万磅 35万~65万磅 70万~100万磅 A.表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B.促成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2分,第14题12分,共24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葡萄牙人获得澳门贸易的许可以后,澳门开始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重要商埠,并一跃而成为葡萄牙与印度、中国、日本贸易航线的重要枢纽港口。西班牙人到达美洲以后,绕过美洲南端,进入太平洋,来到菲律宾群岛。1580年以后,西班牙的马尼拉当局,为生丝、丝织品、棉布、瓷器等中国商品找到了一条通向墨西哥的航路——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这迥然不同于以往的海上丝绸之路,它不再局限于东北亚或东南亚,而是越过大半个地球,由亚洲通向美洲的远程贸易。“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横渡太平洋,前往墨西哥。这就是持续了二百多年的沟通马尼拉与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由于这种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葡、西两国及其殖民地无法用香料等初级产品与中国工艺精良的高级商品在贸易上达成平衡,必须支付巨额白银货币,因此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由于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来自太湖流域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巨额白银资本的流入,无疑刺激了这些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备。

——摘编自《文明的彷徨——晚明历史大变局》

材料二 大帆船贸易促进了原产墨西哥的玉米传入中国,此外,西红柿、花生、向日葵、马铃薯乃至南瓜等今天我们的日常食物也都起源于美洲。在菲律宾,大帆船建造主要是由中国木工、铁匠完成;帆船检修、货物搬远也依赖大批华工。勤劳的中国人还远渡重洋,为拉丁美洲带来了生产技术和中国文化。前往美洲的华人中有些是商人,他们携带中国货物直接前往阿卡普尔科换取白银;有些则是被当作仆役甚至奴隶运往美洲的;同期,还有旅菲的华人手工艺人和水手为逃避菲律宾殖民当局的迫害而踏上拉丁美洲的土地。他们到达墨西哥、秘鲁并在那里定居。当时的阿卡普尔科因华侨众多而被誉为“唐人城”,在墨西哥城甚至16世纪就出现了“唐人街”。

——摘编自韩晗《试析16~19世纪跨太平洋“大帆船”

贸易及其对拉丁美洲与中国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使大帆船贸易形成的历史条件。(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帆船贸易与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相比呈现出的主要不同,并说明大帆船贸易的历史影响。(8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郑和船队每到一地,都要先向当地的国王、酋长宣读明朝皇帝的诏书,赠送珍贵的礼品,然后用所带的瓷器、丝绸、麝香、铁器和金属货币,交换各国的珍珠、宝石、香料及珍禽异兽,还同当地人分享中国的历法、图书、冠服、乐器、度量衡器、种植技术等。许多国家在郑和访问后,都与明朝建立起邦交和贸易往来,部分国家的使团甚至搭乘郑和的船只来“朝贡”。有一次随船队到中国的各国使臣竟达1 200余人。满剌加、苏禄、浡泥的国王还亲自到中国朝见明朝皇帝,以表达对中国的友好感情,其中苏禄和浡泥国王在中国期间不幸病逝并葬在中国。

材料二 陛下应该下决心让他们成为基督徒,我相信只要开始做,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为西班牙赢得大批主的皈依者、广大的领土和巨大的财富以及他们所有的人。毫无疑问,在这些土地上蕴藏着大量黄金……这里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珠,取之不尽的香料……也许这里还有数量可观的棉花……

——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1492年11月12日)

1519年,西班牙人科尔特斯带着600人、17匹马、10门大炮到达墨西哥,用三年时间征服了富庶的阿兹特克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检测卷: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ckw51mbt344s0w0d4ij47hq70zb09011r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