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了学生对运动状态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运动的方向。明确其运动状态不变即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分析】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解答】解: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的车厢里的小明,他正上方的纸巾由静止开始下落,纸巾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说与火车相对静止的运动状态,所以纸巾会落在小明的头上,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和掌握,惯性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在学习中要注意细心观察,认真领会,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5.【分析】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所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因此根据物体的状态就可以判断出该物体是否受平衡力作用。
【解答】解:A、因为火箭开始发射后,加速向上飞,因此火箭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由于重力和阻力作用做减速运动,因此受非平衡力作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运动的方向改变,因此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沿水平面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受平衡力作用,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衡力的辨别,注意判断平衡力的方法,先判断物体的状态,然后根据物体的状态分析是否受平衡力作用。
6.【分析】运动员受到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二力的方向相反,所以求解它们合力大小的方法是: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等于二力之差,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解答】解:伞未打开时,运动员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及向上的阻力,二力方向相反,故合力: F=G﹣f=700N﹣450N=250N。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和应用,难度不大,属基础题目。
7.【分析】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要有力的作用,据此来分析大石头的变化。同时,还要关注当不受外力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此题的前提是“忽略一切阻力”,因此,原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大石头被另一块小石头水平撞击,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即开始运动。
又因为没有阻力的作用,所以大石头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有选项D的说法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抓住“忽略一切阻力”这一前提,是进行推理和想象的关键。
8.【分析】(1)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A、箱子所受的重力与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不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B、箱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和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不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箱子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区别主要在于: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 9.【分析】1、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接触面所受压力、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通过分析接触面所受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得出摩擦力大小的关系。
【解答】解:在水平方向上,每个物体都受拉力F与滑动摩擦力f作用,两个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以F1=f1,F2=f2;
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相等; 接触面的材料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两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即f1=f2,所以F1=F2。
故选:A。
【点评】解本题要掌握:(1)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2)平衡力的条件。(3)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解本题的关键。
10.【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即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其运动方向是水平向右的,则当外力突然消失时,小球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小球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关键能够判断出小球到达最低点时的运动状态。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分析】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据此判断。 【解答】解:
由受力分析知,货物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钢丝绳对它竖直向上的拉力,当重物静止在空中时,重物受力平衡,二力的大小相等,则拉力F=G=3×104N;
当重物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时,重物仍处在平衡状态,即拉力等于重力F=G=3×104N; 当重物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下降时,重物也处于平衡状态,即拉力等于重力F=G=3×104N。 故答案为:等于;等于;等于。
【点评】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力的大小能够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但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
12.【分析】(1)由于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因此根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进行分析。
(2)当受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解答】解:(1)排球在上升的过程中,由于排球受到的重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排球的速度越来越小。
(2)向斜上方抛出的排球,受到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排球受力不平衡,其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排球做曲线运动, 故答案为:相反;排球运动方向与所受到的重力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以及影响动能的因素,
是一道中等题。
13.【分析】(1)钩码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对小卡片施加一个拉力的作用,左端的钩码对小卡片施加一个向左的拉力,右端的钩码对小卡片施加了一个向右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 (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可以通过旋转小卡片使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观察小卡片的运动情况;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可以将小卡片分成两个物体,观察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4)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实验要考虑摩擦力,使实验比较复杂。【解答】解:(1)小卡片两端通过滑轮各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由于重力通过绳子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向相反方向的拉力,拉力的大小等于钩码的重力,钩码的数量越多,拉力就越大;因此,通过调整钩码的个数可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一对平衡力是否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3)把小卡片一剪为二,变为两个卡片,观察两个小卡片是否处于静止状态。可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
(4)小东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小,可以忽略,悬在空中不受摩擦力影响;小明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力,摩擦力是不能消除的,实验要受到摩擦力影响,所以还是小东的实验方案好。故A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相反;钩码的个数;(2)不能;一对平衡力是否必须在一条直线上;(3)用剪刀将小卡片从中间剪开;(4)A。
【点评】探究平衡力条件的实验要尽量简化实验,用静止状态来代替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用空中悬着的小卡片代替放在水平桌面的物体,简化实验,便于操作。
14.【分析】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两个力平衡时,平衡力的大小相等。 【解答】解:
水杯所处的静止状态和列车所处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是平衡状态;
水杯和列车均受平衡力的作用,水杯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则F=G=2N。 故答案为:平衡;平衡;2。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衡状态的判断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只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便受平衡力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