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题目:走进秋天 作品类别( 录像课 ) 姓名:王俊峰 职务:教导主任 职称:小教一级 单位:中卫二小 手机:15009554234 地址:宁夏中卫二小 邮编:755000
录像课《走进秋天》教学设计 宁夏省中卫二小 王俊峰
活动背景: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南飞,田野金黄;菊花盛开,落叶飘扬……金色的秋天是农村田野中最美的季节。我们学校地处农村,校园周围有大片田地,很多学生家中就种着各种果树,有的学生家中还有菜园。这些特点,便于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直观地发现秋天的季节特征,有利于本活动的开展。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观察秋天的天气、动植物等的变化,感受秋天的季节特征,欣赏秋天的美,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活动目标 :
知识与能力:观察认识秋天的特征,体验、发现、感受大自然的美。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上网,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观察、体验、制作,提高动手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1、 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 完成制作的成就感。
3、 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活动重难点:
重点:观察认识秋天的季节特征,体验发现感受大自然的美。 难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感受阶段。
要搞好这样一次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感到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指导要具体,引导要恰当。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们设计了几个环节,以便让学生对此课题的研究有更充分的准备。 环节a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季),你们喜欢秋天吗?你喜欢秋天的什么? 生:我喜欢秋天的落叶。
生:我喜欢秋天的菊花。
生:我喜欢秋天的天空,高高的蓝蓝的。 ……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秋天。(板书课题) 环节b组织学生寻找秋天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从农作物、天气、花草树木、小动物的变化等方面来找秋天。通过观察、体验和感受发现了许多动植物在秋天时发生的细微变化。在同学们七嘴巴舌说开的时候,我们要求同学们自由组合,组成课题小组,议论一下调查什么,怎样调查,并制定出课题组的方案等。为了便于同学们进行有计划的实施他们的活动,我们给每个课题组都发了一份课题组开题报告表,如下: 课题题目:
指导教师: 班级: 我和我的合作伙伴: 组长: 课题提出的原因: 你为什么要研究它: 你要从中得到什么: 活动计划 (1)任务分工:
(2)计划调查访问的对象: 校内: 校外:
(3)活动所需的条件: 图书资料如: 各种用具如:
其他(如计算机上网等): (4)可能遇到的困难:
预期的成果(调查报告、调查表、图片等): 表达形式(文字、图片、实物、音像资料等): 第二阶段 调查实践体验阶段
在对每个课题组的开题报告进行了引导和审核后,我带领学生开始了调查研究。 环节a再次走进大自然,这一次的目的和上次有所不同,这一次学生是带着他们课
题组的任务去调查的。共分成了4个组,课题研究的任务各不同,由段竹君带领的课题组选择的是“秋天农作物的变化”,王钰欣带领的课题组是“秋天天气的变化”,还有孟冰冰带领的“秋天花草树木的变化”,魏宇欣带领的“秋天小动物的变化”。 学生在这一环节同学们分工明确,观察仔细,记录详细。
环节b调查访问。主要是根据小组在第一环节观察后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调查访问。这一环节学生运用了多种研究方式,如访问科学老师,有经验的农民等。在访问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如马海坤刚开始有些扭捏,不敢开口,但渐渐地,当他看见许多同学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到了秋天有的树要落叶,而有的树不落呢?”,“为什么农作物中只有小麦要在秋天播种呢?”……他也不甘示弱,勇敢参与,也提出了“为什么有的小动物要冬眠呢?”这样颇有趣味的问题,自信就在这过程中建立了起来,等等。虽然有些学生的问题在成人看来有些幼稚,但他们在思考,他们智慧的火花就在交流中迸撞,他们在成长。
环节c进图书室、上网查阅资料。随着研究的深入,同学们有了丰富的感受,也更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来,他们在调查,访问后,为了使自己更全面的了解秋天,他们将学到的电脑知识运用到学习中来,为这次学习服务。他们主动与信息技术老师沟通,利用网络获得自己的资料。
第三阶段 各小组汇集整理资料,提示可运用不同的形式,文字、图片、实物、音像资料等。
第四阶段 展示阶段。
环节a各课题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室里的桌椅分四组摆放,桌上分别放着写有“农作物”“花草树木”“天气”“小动物”的标志牌,全班学生按课前分的小组坐好。
教师明确活动要求:每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全班介绍你们所观察到的秋天景物的变化,当一组同学介绍时,其他组要注意倾听,可以给以补充。 农作物组:
1 、本组学生结合实物介绍自己观察的玉米、黄豆、水稻、土豆、南瓜等农作物在秋天的变化。
学生介绍时图文结合,声情并茂。 2、让学生概括秋天的农作物有什么变化?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 ] 3、观看同学们在田间掰玉米的视频。
4、小组齐唱丰收歌。 天气组:
本组学生介绍秋天的天气变化,有的学生结合自己记录的前些天的气温来介绍。有的与其他季节的比较 ,还有的从人们的穿着来介绍…… 预估:
1. 如果学生说到秋天天高了,天气凉爽了,教师引导学生用语文课上学过的词概括:秋高气爽、
2. 如果有学生说到秋雨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学生说出:“一场秋雨一场凉”。 花草树木组:
1.学生介绍自己观察的身边的花草树木。如:白杨树、菊花、地雷花、松树、葡萄、小草等。介绍时,有的结合实物介绍,有的结合自己画的画来介绍,教师适时引导。
2、展示用落叶制作的粘贴画。 3、朗诵描写花草树木的诗词。
3. 学生概括秋天树木有什么变化?花草有什么变化? 小动物组:
有的介绍动物的冬眠,出示各种冬眠的动物图片,有的介绍大雁等为什么要南飞……
环节b质疑、辩论、答疑
环节c:各组修改自己的成果,形成最后结论 环节d把整理的资料编辑成册。 第五阶段 活动的结果评价
本次活动结束后,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了反思。我认为,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不仅仅对秋天的特征有了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尝试,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而且在这次活动中树立了自信,发挥了内在的潜能。同时也锻炼了自我的社会实践能力,为以后的社会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并从实践过程中获得体验。这种体验将会影响学生兴趣、志向,成为他们锁定人生目标的转折点,因而参与活动的过程显得比获得的结果更为重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