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38-39页例3、“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小括号,认识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两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了解小括号的作用,初步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2.使学生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需要,体会添加小括号能改变算式原来的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联系计算过程归纳、概况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培养归纳、概况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发展,体会数学方法的合理性,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认真计算和认真书写、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感受小括号的作用,在列综合算式中能使用小括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说说运算的顺序。 (1)出示:56-8+9= 49÷7×4=
说说这两题是什么样的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两题是同一级的运算,从左往右计算)
(2)出示:7×7-5 77-42÷7
说说这两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他在计算15-6×2时,得到的结果是18,你知道他在计算时犯了什么错误?
让学生讨论,指名回答:小明的运算顺序是错的,他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追问:对于15-6×2,如果要先算减法,有办法?(添上小括号) 3.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理解题意。
出示教材第38页例3情境图及问题。
提问:要求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买1个书包后还剩多少元) 引导:怎样列式?
5 / 14
50-20=30(元)
追问:每本笔记本是5元,30元可以买几本? 30÷5=6(本)
提问:刚才我们列的是分步算式,怎样列综合算式? 让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相应算式。 学生可能回答:50-20÷5。 (2)学习算理。
引导:“50-20÷5”根据我们上节课所学应该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和我们分步列式中的先算减法再算除法的计算顺序不同,如何才能使这道算式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进行引导: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算式里添上小括号,不管小括号里是加、减法还是乘、除法,都要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教师板书添上小括号:
提问:现在这道题,变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并指明学生板演。
师生总结:先算“50-20”,在“50-20”的下面画出横线,再进行计算。 (50-20)÷5 = 30÷5 = 6(本) 2.试一试。
出示:(42-18)×30 95-(24+50)
让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寻找错例。 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3.归纳小结。
我们在计算混合运算时,一定要先分析,确定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像这样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里,不管括号里是加、减法还是乘、除法,都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8、39页“想想做做”第1、2题。
让学生先用线画出每题应先算什么,再进行计算,最后集体交流订正。 2.完成教材第39页“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6 / 14
(2)提问:变式和原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完成教材第39页“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先读题,在列综合算式。
(2)学生交流汇报自主学习成果,交流内容包括: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每一步列式的含义、列综合算式时应注意什么。
(3)教师适时评析错例(如综合算式时忘了加括号)。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7 / 14
第四课时 混合运算练习(1)
教学内容: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整理说明两步计算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两步混合运算的得数;能说明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正确地列综合算式解答。
2.使学生经历计算、比较并归纳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能有根据、有条理地分析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培养比较、概况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学习习惯和品质;体会数学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整理、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谈话: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 )再算( );如果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 )。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1题。 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2题。
(1)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比较每组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3题。
先指名回答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三、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4题。 让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引导:分析各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然后全班订正,教师结合学生的错例适当追问。
2.完成教材第40页“练习五”第5题。
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8 /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