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18-2019学年度???学校6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潜力。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业上使Mg2+沉淀,试剂①应选用NaOH B.将MgCl2溶液直接蒸干得到无水MgCl2 C.电解MgCl2溶液在阴极得到金属Mg
D.要使MgSO4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①的应过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工业上使Mg2+沉淀,应选用廉价的石灰乳,可利用海边大量存在的贝壳煅烧成石灰制得,故A错误;
B. 氯化镁是强酸弱碱盐,加热时,氯化镁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盐酸,升高温度促进盐酸挥发,所以小心蒸干氯化镁溶液最终达到氢氧化镁而不是氯化镁,故B错误; C. 电解熔融MgCl2在阴极得到金属Mg,电解MgCl2溶液在阴极得到H2,故C错误;
D. 为了使镁离子完全转化,加入试剂①的量应过量,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2.煤、石油、天然气仍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们熟悉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主要是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石油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通过结构重整,生成苯、甲苯、苯甲酸等芳香烃
B.煤干馏的产品有出炉煤气、煤焦油和焦炭 C.棉花、羊毛、蚕丝和麻等都是天然纤维
D.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作为化工原料它主要用于合成氨和甲醇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石油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通过结构重整,使链状烃转化为环状烃,生成苯、甲苯等芳香烃,苯甲酸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不属于芳香烃,故A错误; B.煤干馏发生化学变化,产品有出炉煤气、煤焦油和焦炭等,故B正确;
C.天然纤维的种类很多,长期大量用于纺织的有棉、麻、毛、丝四种。棉和麻是植物纤维,毛和丝是动物纤维,故C正确;
D. 天然气广泛用于民用及商业燃气灶具、热水器,天然气也可用作化工原料,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一次加工产品主要有合成氨、甲醇、炭黑等近20个品种,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A 【答案】C 【解析】 【详解】
B.B C.C D.D
A. 要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实验,应该只有浓度不同,其它条件必须完全相同,该实验没有明确说明温度是否相同,并且NaHSO3溶液与H2O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硫酸和水,无明显现象,故A错误;
B.向NaCl、NaI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稀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说明先达到AgI的溶度积,但由于NaCl、NaI浓度未知,不能由此判断溶度积大小,故B错误; C.由于维生素C能把氯化铁还原成氯化亚铁,会看到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故C正确; D.银镜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该实验中加入银氨溶液前没有加入NaOH溶液中和未反应的稀硫酸,所以实验不成功,则实验操作及结论错误,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标准状况下,6.72L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C.1.0L1.0mo1·L-1 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D.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氯气和水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0.1NA,故A错误; B. 标准状况下,6.72LNO2的物质的量为0.3mol,根据反应3NO2+H2O═2HNO3+NO可知,0.3mol二氧化氮完全反应生成0.1molNO,转移了0.2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故B错误;
C. NaAlO2水溶液中,除了NaAlO2本身,水也含氧原子,故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的个数大于2NA个,故C错误;
D. 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5.生活中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如图
14g=0.5mol,含有1mol原子,
28g/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有机物中只有C6H12O6属于糖类物质 B.转化1可在人体内完成,该催化剂属于蛋白质 C.物质C和油脂类物质互为同系物 D.物质A和B都属于非电解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淀粉(转化1)在人体内淀粉酶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酒精,发生C6H12O6
2C2H5OH+2CO2↑,且A可发生连续氧
化反应,则A为C2H5OH,B为CH3COOH,乙醇和乙酸反应生成C为CH3COOC2H5,据此解答。 【详解】
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转化1为淀粉水解反应,葡萄糖分解生成A为C2H5OH,A氧化生成B为CH3COOH,A、B反应生成C为CH3COOC2H5, A.淀粉、C6H12O6属于糖类物质,故A错误;
B. 淀粉属于多糖,在酶催化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单糖葡萄糖,反应为:(C6H10O5)n+nH2O
n C6H12O6,酶属于蛋白质,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C为乙酸乙酯,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COOC-的数目不同,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故C错误;
D. 乙酸可在水中发生电离,为电解质,而乙醇不能,乙醇为非电解质,故D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6.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化合物M、N均由这四种元素组成,且M的相对分子质量比N小16。分别向M和N中加入烧碱溶液并加热,二者均可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将M溶液和N溶液混合后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变无色,加热该无色溶液,无色溶液又恢复红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 B.简单离子的半径:Z>Y
C.X和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D.X和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能反应生成两种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