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复习专题突破《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一、电离平衡及应用
1.弱电解质只进行微弱电离,发生电离的弱电解质及产生的离子都是少量的,同时注意考虑水的电离. 如0.1 mol/L的氨水中,由于存在以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即NH3·H2O?NH4+OH、H2O?H+OH,所以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为c(NH3·H2O)>c(OH)>c(NH4)>c(H).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多元弱酸的电离分步进行,主要以第一步电离为主;而多元弱碱的电离则一步到位.
如H2S溶液中,由于存在以下的电离平衡即H2S?HS+H、HS?S2+H、H2O?H+OH,所以溶液中
-
+
-
-
+
+
-
-
+
+
+
-
+
-
微粒浓度关系为c(H2S)>c(H)>c(HS)>c(S2).www.21-cn-jy.com
+
-
-
3.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常见因素分析(以CH3COOH?CH3COO+H
条件 温度 浓度 条件变化 升高温度 加水稀释 加冰醋酸 加盐酸或通入HCl气体 电解质 加NaOH(s) 加入CH3COONH4(s) 加入能与弱电解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 加入金属Mg、CaCO3、NaHCO3等 平衡移动方向 正向 正向 正向 逆向 正向 逆向 正向 c(H)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减小 +-+
△H>0为例)
H的数目 n(H) 增多 增多 增多 增多 减少 减少 减少 不变 ++CH3COOH的电离程度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增大 Ka 增大 4.①相同pH、相同体积的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溶液的比较 比较项目 c(H) +酸性 中和碱的能力 小 大 与足量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的量 开始与金属反应的速率 一元强酸 一元弱酸 小 大 相同 少 多 相同 ②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 比较项目 c(H) +酸性 中和碱的能力 与足量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的量 开始与金属反应的速率 一元强酸 一元弱酸 大 小 强 弱 相同 相同 大 小 5.溶液酸碱性判断的最根本的标准是比较溶液中c(H)和c(OH)的相对大小,而pH=7或c(H)=1×107 +-+-mol·L1,仅仅是在室温下的特例,因此在使用pH判断溶液酸碱性时,要特别注意温度条件.
-
6.溶液pH计算的一般思维模型
7.滴定曲线问题
(1)抓反应“一半”点,判断是什么溶质的等量混合.
(2)抓“恰好”反应点,生成什么溶质,溶液呈什么性,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3)抓溶液“中性”点,生成什么溶质,哪种反应物过量或不足. (4)抓反应“过量”点,溶质是什么,判断谁多、谁少还是等量. 二、盐类的水解 1.盐类水解的规律
水解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 盐的类型 强酸弱碱盐 强碱弱酸盐 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 弱酸弱碱盐 原理分析 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OH结合生成对应的弱碱,溶液呈酸性即c(H)>c(OH) 弱酸阴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结合生成对应的弱酸,溶液呈碱性即c(H) (2)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变大②浓度:稀释盐溶液促进水解,但溶液中c(H)或c(OH)减小③外加酸碱: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比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若加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H,使平 + + - 衡向水解方向移动而促进水解;若加酸则会抑制水解),下面就具体分析不同条件对FeCl3和CH3COONa水解平衡移动的影响情况:21教育网 A.Fe3++3H2O?3H+Fe(OH)3 (△H>0) + 升高温度 加HCl 加H2O 加Mg粉 加NaHCO3 加少量NaF 加少量NaOH 移动方向 向右 向左 向右 向右 向右 向右 向右 H数目 增多 增多 增多 减少 减少 减少 减少 -+pH 降低 降低 升高 升高 升高 升高 升高 Fe3+的水解程度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现象 颜色变深(黄色→红棕色) 颜色变浅 颜色变浅 红褐色沉淀,无色气体 红褐色沉淀,无色气体 颜色变深 红褐色沉淀 B.CH3COO-+H2O?CH3COOH+OH 升温 加水 加醋酸 加醋酸钠 加HCl 加NaOH 3.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多元弱酸盐的水解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一般只写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如Na2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CO23+H2O?HCO3+OH.2·1·c·n·j·y - - - c(CH3COO-) c(CH3COOH) 降低 降低 升高 升高 降低 升高 升高 降低 升高 升高 升高 降低 c(OH) 升高 降低 降低 升高 降低 升高 -c(H) 降低 升高 升高 降低 升高 降低 +pH 升高 降低 降低 升高 降低 升高 水解程度 升高 升高 降低 降低 升高 降低 (2)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方程式一步写完,如FeCl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Fe3+3H2O?Fe(OH)3+3H. + + (3)能完全水解的离子组(即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组),由于水解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等,如NaHCO3与AlCl3混合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HCO3===Al(OH)3↓+3CO2↑. + - 知识拓展: ①常见的能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有:Al3+与CO32-、HCO3-、AlO2-,NH4+与AlO2-、SiO32-等. ②NH4+遇到CO32-、HCO3-、HS-、S2-等时,水解会相互促进,但反应仍不完全,应用“?”连接. 4.溶液中的三个守恒 (1)电荷守恒规律 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目的总和=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目的总和.如在Na2CO3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