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 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21:33: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土木1102班 41112054 柴丽娜

?s?0.51?1?2?s ??0.955 472.63 5φ12 565 0.948 559.24 5φ12 565 0.974 276.12 4φ10 314 0.963 390.67 5φ10 393 As?Mbmm2 fy?sho??选配钢筋 实配As(mm2) 配筋率??As bh0.51% 0.57% 0.31% 0.40% 4.2.5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纵向支承梁L-1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见表14,根据《混凝土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2.1条的规定该梁中箍筋最大间距为200mm。

表14 横向支承梁L-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计算截面 A支座 计算过程 B支座左 B支座右 VkN 64.64 92.28 82.57 0.25?cfcbho?kN? 0.25?1.0?11.9?200?410?243.95kN>V 截面满足要求 0.7ftbho?kN? 箍筋直径和肢数 0.7?1.27?200?410?72.90kN

200 200 200 ?sv=Asv?bs?=?2?50.3??200?200??0.25%>?svmin=0.13% 34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土木1102班 41112054 柴丽娜

横向支撑梁配筋图如图2-11所示:

1234图2-11 横向支撑梁配筋图图2-12 荷载横向梁的边跨梁和中间跨梁配筋图

三、参考文献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混凝土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梁兴文、史庆轩编 4.《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梁兴文、史庆轩编 5.《混凝土结构》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张保善编

6.《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同济大学编 7.《混凝土及砌体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王振东编 8.《钢筋混凝土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过镇海编

35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土木1102班 41112054 柴丽娜

四、设计心得

本次课程设计历时两周,除了可能是我们对于知识掌握的不牢靠,很大部分却是第一次接触这种运用上的恐惧。似乎总是不相信自己能做好,要不停的翻书,不停的观摩其他人,不停论证,最后才畏首畏尾的下手。不过这却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来大家对这次的重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设计时,双向板设计是有例题的,依葫芦画瓢自然被用了上来,可一碰到有出入的地方却又是要研究一番。 一些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可是操作起来就是很麻烦,出的错一次又一次,“纸上得来终觉浅,知是此事要躬行”有些东西确是需要熟能生巧的。而我们千万不要总是觉得自己看着表面知道便懒得动手,其实你只要一动手会发现,很多细节东西自己都是模棱两可,要完完整整的做出一个设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们要学的不仅仅是做一件事的能力,更多的是静下心来做出一件成果,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职业态度。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也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对这学期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整理,明白这些知识的具体应用。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只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冰山一角,而其包含知识之多、过程的繁琐足以让我知道,要掌握好混凝土结构设计这门课,还需要对书本知识的充分理解和以后多进行实际运用。

36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 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cy115df5z92i2p9mdie_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