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 石工09-6班 徐攀登 联系方式:15264299158
机械设计基础简答题总结
第三章:
铰链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
1、杆长条件:最短杆和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它两杆长度之和。 2、最短杆是连架杆或机架。(组成周转副的两杆中必一个是最短杆)
压力角:在不计摩擦力、重力、惯性力的条件下,机构中驱使从动件运动的力的方向线与
从动件上受力点的速度方向线所夹的锐角。
极位夹角: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与连杆两次共线位置时曲柄之间所夹锐角称为极位夹角
急回运动:在曲柄等速回转的情况下 ,摇杆往复摆动速度快慢不同的运动,称为急回运动
死点位置:
=0°(=90°)时机构所处的位置。(不考虑构件的重
力、惯性力和运动副中的摩擦力的影响)
死点位置的克服办法:(1)利用飞轮惯性来克服死点位置(2)利用机构错位排列法来克
服死点位置。
第四章:
从动件运动规律,是指从动件的位移S、速度v、加速度a、及加速度的变化率(跃度j)
随时间 t 或凸轮转角φ变化的规律。这种变化的规律可以用线图来表示,是凸轮设计的依
据。
从动件在运动起始位置和终止两瞬时的速度有突变,故加速度在理论上由零值突变为无穷大,惯性力也为无穷大。由此的强烈冲击称为刚性冲击。
在运动规律推程的始末点和前后半程的交接处,加速度虽为有限值,但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理论上为无穷大。由此引起的冲击称为柔性冲击。
中国石油大学 石工09-6班 徐攀登 联系方式:15264299158
在选择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时,除要考虑刚性冲击与柔性冲击外,还应该考虑各种运动规律的速度幅值 、加速度幅值及其影响加以分析和比较。对于重载凸轮机构,应选择 值较小的运动规律;对于高速凸轮机构,宜选择值较小的运动规律。
第五章
互相啮合的一对齿轮,在任一位置时的传动比,都与其连心线O1O2被其啮合齿廓在接触点处的公法线所分成的两段成反比。这一定律称为: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
渐开线的性质:(1)NK = N K0,(2) 渐开线上任意一点的法线必切于基圆,切于基圆的直
线必为渐开线上某点的法线。与基圆的切点N为渐开线在k点的曲率中心,而线段NK是渐开线在点k处的曲率半径。(3)渐开线齿廓各点具有不同的压力角,点K离基圆中心O愈远,压力角愈大。(4)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基圆越大,渐开线越平直,当基圆半径趋于无穷大时,渐开线成为斜直线。(5)基圆内无渐开线。
正确啮合条件:欲使两齿轮正确啮合,两轮的法节必须相等。两轮的模数相等,两轮的压
力角相等。
齿轮传动的重合度—— B1B2与Pn的比值。
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有时刀具的顶部过多地切入了轮齿的根部,因而将齿根的渐开线齿廓切去一部分。这种现象称为轮齿的根切。
渐开线标准齿轮不产生根切时的最少齿数:正常齿
短齿
直齿轮和斜齿轮:直齿轮啮合时,沿整个齿宽同时进入啮合,并沿整个齿宽同时脱离啮合。
因此传动平稳性差,冲击噪声大,不适于高速传动。斜齿轮啮合时,齿面上的接触线由短变长,再由长变短,减少了传动时的冲击和噪音,提高了传动平稳性,故适用于重载高速传动。
斜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
第六章
轮系在运转过程中,如果每个齿轮的几何轴线位置相对于机架的位置均固定不动,则称该轮a?mn(z1?z2)cos?系为定轴轮系
轮系运转时,如果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位置相对于机架的位置是变动的,则称该轮系为
12周转轮系。
在机械传动中,常将由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或由两个以上的周转轮系构成的复杂轮系称为
复合轮系(或混合轮系)。
既是前一级的从动轮,又是后一级的主动轮,其齿数对轮系传动比的大小没有影响,但可以改变齿轮转向,这种齿轮称为惰轮。
第七章
常见的间歇运动机构:槽轮机构,棘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 石工09-6班 徐攀登 联系方式:15264299158
第八章
作用在机械上的驱动力矩Md (φ)和阻力矩Mr (φ)往往是原动机转角的周期性函数。 飞轮的调速原理:由于飞轮具有很大的转动惯量,因而要使其转速发生变化,就需要较大的能量,当机器出现盈功时,机器转速只作微小上升,即可将多余能量吸收储存起来;转速降低时,飞轮又能将其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以弥补能量的不足,而使机器速度只作小幅度的下降。
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原因盈亏功变化无规律,速度波动无规律。后果一段时间内总出现
盈功,速度越来越快,造成飞车; 总出现亏功,速度会越来越慢,甚至停车。
对非周期性速度波动,需采用专门的调速器才能调节。
δ=(ωmax-ωmin)/ ωm 为机器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它表示了机器速度波动的程
度。δ愈小,说明机器的运转愈平稳。
飞轮调速的实质:起能量储存器的作用。转速增高时,将多于能量转化为飞轮的动能储
存起来,限制增速的幅度;转速降低时,将能量释放出来,阻止速度降低。
平衡的目的:研究惯性力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惯性力进行平衡,从而
减小或消除所产生的附加动压力、减轻振动、改善机械的工作性能和提高使用寿命。 质量分布在同一回转面内(静平衡),质量分布不在同一回转面内(动平衡)
动平衡包含了静平衡的条件,不仅平衡惯性力,而且平衡惯性力矩,故经过动平衡的回转件一定也是静平衡的;静平衡仅仅平衡惯性力,因此,经过静平衡回转件不一定是动平衡的。 第九章
机械零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正常工作时,称为失效。在不发生失效的条件下,零件所能安全工作的限度,称为工作能力。通常此限度是对载荷而言,习惯上又称为承载能力。
静载荷→也可能产生变应力(如转轴中弯曲应力 )
磨损----运动副中,摩擦表面物质不断损失的现象。
磨损形式:1、磨粒磨损2、粘着磨损(胶合)3、疲劳磨损(点蚀)4、腐蚀磨损
中国石油大学 石工09-6班 徐攀登 联系方式:15264299158
实用耐磨计算:1)限制运动副的压强p————防止过度磨损
即: p ≤ [p],许用压强[p]由实验或同类机器使用经验确定。 2)限制运动副的pv——防止胶合
即: pv ≤ [pv] ,摩擦系数f一定时,fpv代表运动副单位时间单位接触面积的发热量 表 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