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地理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专题复习
“银东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宁夏宁武,东至山东胶州,全长1 333千米,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结合材料与银东直流输电工程示意图,回答1~2题。
1.目前,宁夏输往东部地区的电力资源主要来于( ) A.水能发电 C.火力发电
B.风力发电 D.核能发电
2.“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B.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地区环境问题 C.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的发展,缓解东部地区就业压力 D.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国运盛国威壮,喜神州处处沐朝阳,看西气东输,巨龙蜿蜒;高峡平湖,碧波荡漾;千秋伟业,南水北调,燕赵牧马饮长江!”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句中所描述的我国的重大事件中,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是( ) ①西气东输 ②三峡工程建设 ③南水北调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①②③
4.我国建设众多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根本原因是( ) A.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B.经济快速发展造成资源的需求量增大 C.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 D.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
“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 )
A.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 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C.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D.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 6.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 C.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
B.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 D.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
河南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线最长、占地最多、移民征迁任务最重、投资最大、计划用水量最大的省份。读“河南省地图”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7~8题。
7.影响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走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C.交通
B.水源 D.城市
8.下列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读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回答9~10题。
9.西气东输二线路的中段折向北,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 ) 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状况 B.加快晋、陕两省的能源外运 C.途经陕甘宁气区,增加气源 D.改善陕甘宁地区的环境
10.下列对我国具备的修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新疆塔里木盆地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和预计探明储量已达到国际惯例标准 B.我国东西方向的铁路建设已能满足西气东输的需要
C.我国西部地区油气工业已具备了一定基础,能为油气勘探、开发、输送提供较好的技术保障
D.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密度大,具有利用天然气的广阔市场
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南四湖湖盆狭长,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