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教师招聘《教育学》考试题库300题[含
答案]
一、单选题
1.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B) 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音带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D.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2.(B)标志着课前的准备,也是上课时的备忘录。 A.教案 B.课时计划 C.教学方法 D.课题计划
3.孔子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教学原则是(D)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4.教师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以下哪一项不是对于教师的基本要求?(D) A.要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B.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C.要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 D.要充分运用三种直观教学的手段
5.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时,要(A)。 A.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B.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C.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D.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6.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A)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7.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A),二是教育技巧。 A.教育理论 B.教育手段 C.教育思想 D.思想品质
8.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试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C) A.练习法 B.实习作业法 C.实验法 D.谈话法
9.学校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B) A.活动 B.教学 C.科研 D.教育
10.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B) A.启发式教育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11.教学认识的主要内容是间接知识和(D) A.直接经验 B.科学实验 C.社会实践 D.间接经验
1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是针对(D)而提出的教学规律。 A.教学的概念 B.学生身心发展 C.教学任务 D.师生的地位与作用
13.教师在教学中引出内在的人生观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教学的(A) A.思想性 B.科学性 C.拓展性 D.趣味性
14.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老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D) A.分层教学 B.合作学习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15.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A) A.班主任 B.班委会 C.共青团 D.少先队
16.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A) A.导人.详述和汇总 B.导人.分析和汇总 C.分析.详述和总结 D.分析.质疑和总结
17.1944年出版的(C)被认为是课程论的经典著作。 A.博比特的《课程》 B.查斯特的《课程编制》
C.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18.环境因素对儿童的作用,产生于儿童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活动之中。这体现了哪一种儿童发展观(D)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辐和论 D.发生认识论
19.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研究,师生关系主要是一种(A)
A.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B.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C.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0.《教师资格条件》规定,依照教师法第14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他将(D) A.3年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B.5年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C.10年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D.不能再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