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机械化深松技术
马根众 吴英霞
【期刊名称】山东农机化【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1
机械化深松技术是在不翻土、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通过深松机械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耕层深度的耕作技术。深松可熟化深层土壤,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蓄水保墒能力,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深松按作业方式分为全方位深松、间隔深松、振动深松作业等。全方位深松采用单柱带翼或异型铲等全方位深松机,在工作幅宽内对整个耕层进行松土作业;间隔深松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条件,采用单柱振动式或非振动凿形铲式深松机,进行松土与不松土相间隔的局部松土;振动深松是通过深松铲的振动,增加土壤疏松体量的作业。深松按照作业时间又分为冬前深松、夏季深松和秋季深松。
一、技术要点:
1.适墒作业:作业时土壤含水量15%~22%时为宜。
2.作业时间:小麦玉米轮作区,深松作业要在玉米收获后、小麦播种前,松后及时镇压播种,以免大量失墒;棉花、花生等一年一作区,可以在秋后、冬前采用全方位或翼铲式深松机。
3.作业深度:因地制宜,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深度一般在35cm左右。作业深度越深,地表动土面积越大。
4.作业周期:根据土壤条件和机具进地强度,一般2~3年深松一次。
5.深松质量:深松作业要求深度一致,各行深度误差在2cm以内,要求行距一致,对于有垄地块按垄距要求确定行距。全面深松地块深松行距一般为35厘米,间隔深松一般为40~60cm,松后的裂沟要合墒抹平。作业后地表平整、无漏松和重松,适度连续镇压。
二、配套措施
1.深松要与秸秆还田相结合,培肥地力,保护环境。据测算,一亩地小麦秸秆还田后,相当于增加有机质400kg、碳酸氢铵23kg、过磷酸钙19kg、氯化钾10kg,还能补充作物所需微量元素,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产幅度在8%~15%。秸秆还田覆盖,能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盖”,减缓松后土壤与大气水分的交换强度,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增强土壤保墒效果。为防止深松作业时秸秆拥堵、缠绕,小麦、花生秸秆还田长度≤10cm,玉米、棉花秸秆还田长度≤5cm,抛撒均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