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3:32: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6.5 费用应包含从项目投资开始到项目终结的整个期间内所发生的全部费用。费用可按现值公式或按年值公式计算:

1.费用现值 (PC):

式中 (co)t——第t期现金流出量; n——计算期;

i——折现率;

备选方案的计算期不一致时,应采用费用年值公式。

6.6 项目效果计量单位的选择,应能切实度量项目目标实现的程度,且便于计算。若项目的目标不止一个,或项目的效果难以直接度量,需要建立次级分解目标加以度量时,需要用科学的方法确定权重,借助层次分析法对项目的效果进行加权计算,形成统一的综合指标。

6.7 费用效果分析可采用效果费用比为基本指标,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Re/c——有效果费用比;

E——项目效果;

C——项目的计算期费用,用现值或年值表示。

6.8 费用效果分析可采用下列基本方法:

1.最小费用法,也称固定效果法,在效果相同的条件下,应选取费用最小的备选方案。

2.最大效果法,也称固定费用法,在费用相同的条件下,应选取效果最大

21

的备选方案。

3.增量分析法,当效果与费用均不固定,且分别具有较大幅度的差别时, 应比较两个备选方案之间的费用差额和效果差额,分析获得增量效果所付出的 增量费用是否值得,不可盲目选择效果费用比(Rc/e)大的方案或费用效果比(Rc/e)小的方案。

采用费用效果增量分析时应先确定基准指标 (截止指标)[E/C]0或[E/C]0。 如果增加的效果能够抵补增加的费用,选择费用高的方案,否则,选择费用低 的方案。

6.9 如果项目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进行增量分析,宜按下列步骤选优: 1.将方案费用由小到大排队;

2.从费用最小的两个方案开始比较,通过增量分析选择优势方案; 3.将优胜方案与紧邻的下一个方案进行增量分析,并选出新的优势方案; 4.重复第三步,直至最后一个方案。最终被选定的优势方案力量优方案。

7 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

7.1项目经济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大部分来自预测和估算,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 定性,为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变化对评价指标的影响,估计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 应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与经济风险分析,提出项目风险的预警、预报和相应的对 策,为投资决策服务。

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经济风险分析应采用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给项目带来经济损失 的程度,其分析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与风险应对。 7.2 盈亏平衡分析系指通过计算项目达产年的盈亏平衡点 (BEP),分析项目成本与收人的平衡关系,判断项目对产出品数量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盈亏平衡分析只用于财务分析。

盈亏平衡点一般采用公式计算,也可利用盈亏平衡图求取 (见附录B图Bl),盈亏平衡点可采用生产能力利用率或产量表示,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22

当采用含增值税价格时,式中分母还应扣除增值税。

7.3 敏感性分析系指通过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发生增减变化时,对财务或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并计算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找出敏感因素。通常只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计算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1.敏感度系数(Saf)系指项目评价指标变化率与不确定性因素变化率之 比,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F/F——不确定性因素F的变化率;

△A/A——不确定性因素F发生△F变化时,评价指标A的相应变化率。 2.临界点 (转换值)系指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使项目由可行变为不可行的 临界数值,一般采用不确定性因素相对基本方案的变化率或其对应的具体数值 表示。临界点可通过敏感性分析图得到近似值,也可采用试算法求解。 敏感性分析的计算结果,应采用敏感性分析表和敏感性分析图 (见附录B 表B22、图B2)表示。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分析的结果,应采用敏感度系数和 临界点分析 (见附录B表B23)表示。

7.4 影响项目实现预期经济目标的风险因素来源于法律法规及政策、市场供 需、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的可靠性、工程方案、融资方案、组织管理、环境 与社会、外部配套条件等一个方面域几个方面。影响项目效益的风险因素可归 纳为下列内容:

1.项目收益风险:产出品的数量 (服务量)与预测 (财务与经济)价格; 2.建设风险:建筑安装工程量、设备选型与数量、土地征用和拆迁安置费、 人工、材料价格、机械使用费及取费标准等; 3.融资风险:资金来源、供应量与供应时间等; 4.建设工期风险:工期延长;

5.运营成本费用风险:投入的各种原料、材料、燃料、动力的需求量与预测价格、劳动力工资、各种管理费取费标准等;

23

6.政策风险:税率、利率、汇率及通货膨胀率等。

7.5 风险识别应采用系统论的观点对项目全面考察综合分析,找出潜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并对各种风险进行比较、分类,确定各因素间的相关性与独立性, 判断其发生的可能性及对项目的影响程度,按其重要性进行排队,或赋予权重。 敏感性分析是初步识别风险因素的重要手段。

7.6 风险估计应采用主观概率和客观概率的统计方法,确定风险因素的概率分布,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计算项目评价指标相应的概率分布或累计概率、 期望值、标准差。

7.7 风险评价应根据风险识别和风险估计的结果,依据项目风险判别标准,找出影响项目成败的关键风险因素。项目风险大小的评价标准应根据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其造成的损失来确定,一般采用评价指标的概率分布或累计概率、期望值、标准差作为判别标准,也可采用综合风险等级作为判别标准。具体操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1.以评价指标作判别标准:

1)财务 (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财务基准收益率 (社会折现率)的累 计概率值越大,风险越小;标准差越小,风险越小;

2)财务 (经济)净现值大于等于零的累计概率值越大,风险越小;标准差越小,风险越小。

2.以综合风险等级作判别标准。根据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其造成损失的程度,建立综合风险等级的矩阵,将综合风险分为K级、M级、T级、R级、级 (见附录B表B24综合风险等级分类表)。

7.8风险应对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研究规避、控制与防范风险的措施,为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提供依据。具体应关注下列方面:

1.风险应对的原则:应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经济性,并贯穿于项目评价的全过程。

2.决策阶段风险应对的主要措施:强调多方案比选;对潜在风险因素提出 必要研究与试验课题;对投资估算与财务 (经济)分析,应留有充分的余地; 对建设或生产经营期的潜在风险可建议采取回避、转移、分担和自担措施。 3.结合综合风险因素等级的分析结果,应提出下列应对方案: K级:风险很强,出现这类风险就要放弃项目;

24

M级:风险强,修正拟议中的方案,通过改变设计或采取补偿措施等; T级:风险较强,设定某些指标的临界值,指标一旦达到临界值,就要变更设计或对负面影响采取补偿措施;

R级:风险适度 (较小),适当采取措施后不影响项目; I级:风险弱,可忽略。

7.9 常用的风险分析方法包括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概率树、CIM模型及蒙特卡罗模拟等分析方法,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选用一种方法或几种方法组合使用。

7.10 根据项目特点及评价要求,风险分析可区别下列情况进行:

1.财务风险和经济风险分析可直接在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概率树分析和蒙特卡罗模拟分析法,确定各变量 (如收益、投资、工期、产量等)的变化区间及概率分布,计算项目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评价指标的概率分布、期望值及标准差,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风险评估。

2.建设项目需要进行专题风险分析时,风险分析应按本方法7.5-7.8条的步骤进行。

3.在定量分析有困难时,可对风险采用定性的分析。

8 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8.1区域经济影响分析系指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出发,分析项目对所在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经济发展的影响。

宏观经济影响分析系指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出发,分析项目对国家宏观经济各方面的影响。

直接影响范围限于局部区域的项目应进行区域经济影响分析,直接影响国 家经济全局的项目应进行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8.2具备下列部分或全部特征的特大型建设项目应进行区域经济或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1.项目投资巨大、工期超长 (跨五年计划或十年规划);

2.项目实施前后对所在区域或国家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以及群体利益格局等有较大改变;

25

搜索更多关于: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的文档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datg05m9u0a6ri16ozy38gut0xsx2013pq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